《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 苏轼

宋代   苏轼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霜须完全融化后照亮了碧铜,春雪依然在长松上。早晨行走到犀浦催促着鲜于都曹收割芋,夜晚渡过绳桥观看沉睡的龙。不要抱怨旅途劳累没有马车,要以健壮的身体与千钟敌人周旋。子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代,为了向西南方向述说自己的病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送别鲜于都曹回到他在灌口的故居。诗中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人物来表达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人通过描绘春雪、长松和沉睡的龙等景物,展现了自然的美和永恒的存在。他鼓励鲜于都曹不要抱怨旅途的辛苦,要以坚强的身体和勇气面对困难。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这个地方已经生活了三代,并表达了他对西南方向的思念和自身的病痛。

赏析:
苏轼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通过场景的刻画表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他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表达力。例如,将霜须照亮碧铜、春雪在长松上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美丽而不变的景象。诗中的“犀浦”、“绳桥”、“伏龙”等地名和形象,增添了地方特色和神秘感。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西南方向的思念和病痛,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xiān yú dū cáo guī guàn kǒu jiù jū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

niè jǐn shuāng xū zhào bì tóng, yī rán chūn xuě zài cháng sōng.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cháo xíng xī pǔ cuī shōu yù, yè dù shéng qiáo kàn fú lóng.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mò tàn juàn yóu wú sì mǎ, yào jiāng lǎo jiàn dí qiān zhōng.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zi yún sān shì wéi shēn zài, wèi xiàng xī nán shuō bìng róng.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专题为您介绍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古诗,送鲜于都曹归灌口旧居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苏轼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苏轼 《画车诗二首》苏轼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苏轼 《次韵赠清凉长老》苏轼 《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或为苏过作?》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并引?》苏轼 《申王画马图?或谓为蔡肇作?》苏轼 《次韵黄夷仲茶磨》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并引?》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