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狂客》 苏轼

宋代   苏轼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四明狂客》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四明狂客》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毫端偶集一微尘,
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
更求敕赐枉天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狂客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首句"毫端偶集一微尘"意味着诗人的生活和行为只是一粒微尘的事情,微不足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与这个世界相比微不足道。

第二句"何处溪山非此身"表达了苏轼的思乡之情。溪山是自然景观,诗人渴望离开尘世的喧嚣,回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非此身"表示他的身体并不属于这个纷扰的人世间,他的心灵属于自然。

第三句"狂客思归便归去"表达了狂客对归乡的渴望和决心。狂客是指自由自在、不拘束的旅行者,他们不受世俗规范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行走。诗人表示他渴望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摆脱一切束缚。

最后一句"更求敕赐枉天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天真纯净生活的向往。"敕赐"表示期盼皇帝的赐予,"枉天真"意味着追求那种不受拘束、纯真无邪的状态。

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他希望能够像狂客一样,摆脱一切束缚,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纯真和自由。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真挚的情感,展示了他对自由与纯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明狂客》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ì míng kuáng kè
四明狂客

háo duān ǒu jí yī wēi chén, hé chǔ xī shān fēi cǐ shēn.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kuáng kè sī guī biàn guī qù, gèng qiú chì cì wǎng tiān zhēn.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四明狂客》专题为您介绍四明狂客古诗,四明狂客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苏轼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苏轼 《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苏轼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苏轼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苏轼 《地黄》苏轼 《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