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诗人雕刻闲草木,
搜抉肝肾神应哭。
不如默诵千万首,
左抽右取谈笑足。

夜吟石鼎声悲秋,
可怜好事刘与侯。
何当一醉百不问,
我欲眠矣君归休。

诗意:
这首诗以写诗人的心境和创作状态为主题。诗人在闲暇之余雕刻着草木的形象,深入思考并发掘内心的情感,使得他的灵魂产生共鸣而哭泣。然而,诗人认为这种方式不如默默地诵读成千上万首古人的诗词,从中汲取灵感,左思右想,谈笑自若。

夜晚时分,诗人在寂静中吟咏,使得他的声音像石鼎一样哀伤,寄托了秋天的凄凉之情。他感慨于那些行善积德的人,如刘备和侯宝林,他们在世间从事一些好事,但诗人却觉得这些好事都是微不足道的。

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某个时刻畅饮一次,不问世事纷繁,只顾自己的欢愉。他表达了对安宁和休息的渴望,希望在此时能够安然入眠,而君王则归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思考方式展示了他对创作、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他认为默默地诵读古人的诗词可以给予他更多的灵感和思考的空间,这种方式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借鉴。

诗中的夜吟与石鼎声相呼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孤独思考的情景,并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凄凉之感。他对刘备和侯宝林的评价表达了他对行善者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功利的不屑。

最后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宁和自由的向往,他渴望一次畅饮,远离纷繁的世事,只专注于自己的欢愉。这种情感凸显了苏轼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于创作、生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自由思考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kǒng yì fù jí gǔ rén jù jiàn zèng wǔ shǒu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shī rén diāo kè xián cǎo mù, sōu jué gān shèn shén yīng kū.
诗人雕刻闲草木,搜抉肝肾神应哭。
bù rú mò sòng qiān wàn shǒu, zuǒ chōu yòu qǔ tán xiào zú.
不如默诵千万首,左抽右取谈笑足。
yè yín shí dǐng shēng bēi qiū, kě lián hǎo shì liú yǔ hóu.
夜吟石鼎声悲秋,可怜好事刘与侯。
hé dāng yī zuì bǎi bù wèn, wǒ yù mián yǐ jūn guī xiū.
何当一醉百不问,我欲眠矣君归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古诗,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苏轼 《答陈述古二首》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苏轼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苏轼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