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苏轼

宋代   苏轼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惊鹤瘦不可识,
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
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
葛洪川畔待秋深。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对永乐文长老去世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过去亲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1. 第一联“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描绘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情景。鹤是长寿的象征,但岁月的流逝使得鹤也变得瘦弱不可识别,云也不再返回,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已经消逝,往事难寻。

2. 第二联“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人们三次经过一个门槛,老去、生病、死亡,而这一切转瞬即逝,时间的流逝如同弹指一挥间。

3. 第三联“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揭示了作者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他已经习惯了生死的变幻,不再流泪。但他对故乡的情感却始终保持着,依然怀有真挚的情感。

4. 最后一联“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苏轼表达了他想去钱塘访问圆泽(地名)的愿望,同时也期待着秋天的深入,暗示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和生死无常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淡泊和对美好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guò yǒng lè wén zhǎng lǎo yǐ zú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chū jīng hè shòu bù kě shí, xuán jué yún guī wú chǔ xún.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sān guò mén jiān lǎo bìng sǐ.
三过门间老病死。
yī tán zhǐ qǐng qù lái jīn.
一弹指顷去来今。
cún wáng guàn jiàn hún wú lèi, xiāng jǐng nán wàng shàng yǒu xīn.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yù xiàng qián táng fǎng yuán zé, gě hóng chuān pàn dài qiū shēn.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专题为您介绍过永乐文长老已卒古诗,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游灵隐高峰塔》苏轼 《虎儿》苏轼 《铁沟行赠乔太博》苏轼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苏轼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苏轼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苏轼 《赠上天竺辩才师》苏轼 《寄吕穆仲寺丞》苏轼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苏轼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