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馆》 苏轼

宋代   苏轼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入馆》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入馆》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进入馆藏之地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省文书分道山,
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
知有新秋到世间。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进入馆藏之地而展开,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幽静的地方,静心感受自然和文化的美妙之处。下面是对诗词的进一步赏析:

首句“黄省文书分道山”,描绘了进入馆藏之地的景象。这里的“黄省”指的是文书和古籍的储存地,意味着这个地方是文化的宝库。而“分道山”则暗示着馆藏之地的庞大和宽广。整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和知识的向往。

接下来的一句“静传钟鼓建章闲”,表达了馆内的宁静和安详。这里的“钟鼓”代表了文化的庄严和神圣,而“建章闲”则意味着著书立说和学问的研习。整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有序的学习环境,让人沉浸其中。

最后两句“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通过自然景象来增强诗词的意境。这里的“天边玉树”指的是边远的山林,而“西风起”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整句表达了作者在馆内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意味着新的季节即将到来,也象征着新的思想和知识的涌现。

总体而言,苏轼的《入馆》通过描绘进入馆藏之地的景象,表达了对文化和知识的向往,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和美好。通过自然景观的衬托,诗词更加丰富了意境,传递出一种对新的季节、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入馆》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rù guǎn
入馆

huáng shěng wén shū fēn dào shān, jìng chuán zhōng gǔ jiàn zhāng xián.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tiān biān yù shù xī fēng qǐ, zhī yǒu xīn qiū dào shì jiān.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入馆》专题为您介绍入馆古诗,入馆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瑞金东明观》苏轼 《三朵花》苏轼 《僧》苏轼 《山行见月四言》苏轼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苏轼 《送酒与崔诚老》苏轼 《王定国自彭城往南都,时子由在宋幕,求家书》苏轼 《王晋卿得破墨三昧,又尝闻祖师第一义,故画》苏轼 《戏村校书七十买妾》苏轼 《戏答佛印偈》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