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龙清老三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黄龙清老三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黄龙清老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戏谑和反思,以及对人生和情感的深思。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骑驴觅驴真可笑,
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
二老风流各自知。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滑稽的场景,揭示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往往陷入迷茫和荒谬之中。"骑驴觅驴真可笑"意指一个人骑在驴背上寻找自己的驴,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荒谬可笑的。"以马喻马亦成痴"表明即使用马来形容马,也会变得愚蠢。这两句诗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人们在追求事物的过程中常常迷失了自我,陷入了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诗"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则表达了对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一天月色为谁好"暗示了夜晚的月光美好,但却无法确定是为谁而存在。这句诗意味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是主观的,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不同。"二老风流各自知"则指出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最为了解。每个人的风流和乐趣都是个体的,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

整首诗词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和意义时的困惑和迷茫。苏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给人以思考,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并在追求中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黄龙清老三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huáng lóng qīng lǎo sān shǒu
和黄龙清老三首

qí lǘ mì lǘ zhēn kě xiào, yǐ mǎ yù mǎ yì chéng chī.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yì tiān yuè sè wèi shuí hǎo, èr lǎo fēng liú gè zì zhī.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黄龙清老三首》专题为您介绍和黄龙清老三首古诗,和黄龙清老三首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轼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江城子·密州出猎》 《题西林壁》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蝶恋花·春景》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前赤壁赋》

您也许还喜欢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苏轼 《和陶和刘柴桑》苏轼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苏轼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苏轼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苏轼 《和陶影答形》苏轼 《和王定国》苏轼 《惠崇芦雁》苏轼 《寄汝阴少师》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