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郎亭》 苏轼
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散郎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散郎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散郎亭,亭下有法花盛开,亭旁有一棵古老的树,孤独地矗立在荒崖上,给人一种有情有义的感觉。诗人在亭内欢欣鼓舞地度过的时光已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逝,唯有墙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法花下有散郎亭,
Under the blossoming law flowers stands a scattering pavilion,
老树荒崖如有情。
An old tree stands on the desolate cliff, as if it possesses emotions.
欢戚已随时事去,
Joy and sorrow have already gone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壁间只有古人名。
Only the names of the ancients remain on the walls.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散郎亭、法花、老树和古人名字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散郎亭下法花盛开,象征着繁华和生机,而孤独的老树则象征着坚韧和执着。欢戚的时光已经随着时事的变迁而离去,只有墙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的感觉。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然超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我们可以欣赏到苏轼独特的意境表达和深刻的思考。诗词通过对法花、老树和古人名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法花的盛开和老树的坚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繁华和坚强。而古人名字的存在,则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抓住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总之,《散郎亭》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散郎亭》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àn láng tíng
散郎亭
fǎ huā xià yǒu sàn láng tíng, lǎo shù huāng yá rú yǒu qíng.
法花下有散郎亭,老树荒崖如有情。
huān qī yǐ suí shí shì qù, bì jiān zhǐ yǒu gǔ rén míng.
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