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马齿俱壮》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奔岂欲野齕,久羁羡驽骀。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
问之不能言。
使我心悠哉。
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两马齿俱壮》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两马齿俱壮》是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匹马牙齿都很壮,自视千里之材。它们生得姿态高傲,或许是龙的血脉。一匹马站在长街上,回头看影子徘徊。一匹马咬断了辔头,飞奔着吼叫如风雷。它们站立时难以满足,常常思念家中的槽栏。它们奔驰时并非野蛮,长期困禁渴望乘马车。两匹马各有不同的调调,都受到世人的猜测。问它们,它们无法言说。使我心情宁静愉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揭示了人与马之间的情感纽带。诗中的两匹马象征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首先是自负千里之材、姿态高傲的马,它站立在长街上,回首徘徊,表现出对自身形象的自豪和自我陶醉。而另一匹马则是咬断了辔头,奔跑着吼叫如风雷,它渴望自由,不愿受到束缚。两匹马在外表和行为上都不同,因此引起了世人的猜测和好奇。

这首诗的诗意并不仅仅局限于马的形象,而是通过马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人性的思考。马是一种高贵而自由的动物,它们代表了追求自由、追求梦想的人。诗中的两匹马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一个是乖巧顺从的,受到世人称赞,另一个则是野心勃勃、追求自由的。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人,他们都无法完全被他人理解,无法用言语来解释自己的内心世界。正如诗中所言:“问之不能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意图。

通过这种隐喻手法,王安石表达了对人性和个体价值的思考。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追求,无论是得到他人认可的还是追求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诗中的“使我心悠哉”表达了作者在面对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时的宁静和愉悦心情。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马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对不同个体的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两马齿俱壮》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liǎng mǎ chǐ jù zhuàng
两马齿俱壮

liǎng mǎ chǐ jù zhuàng, zì jiāo qiān lǐ cái.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
shēng zī hé xuān xuān, huò shì lóng zhī méi.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yī mǎ lì zhǎng qú, gù yǐng fāng pái huái.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
yī mǎ liè xián pèi, bēn sī yì fēng léi.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lì qǐ bǎo chú dòu, liàn zhàn cháng sī huí.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bēn qǐ yù yě hé, jiǔ jī xiàn nú dài.
奔岂欲野齕,久羁羡驽骀。
liǎng mǎ bù tóng diào, gè wèi shì suǒ cāi.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
wèn zhī bù néng yán.
问之不能言。
shǐ wǒ xīn yōu zāi.
使我心悠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两马齿俱壮》专题为您介绍两马齿俱壮古诗,两马齿俱壮王安石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安石著名诗词

《元日》 《梅花/梅》 《伤仲永》 《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游褒禅山记》 《春夜》 《江上》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读孟尝君传》 《雨霖铃》

您也许还喜欢

《岭零》王安石 《六年》王安石 《楼上望湖》王安石 《梦黄吉甫》王安石 《南荡》王安石 《彭蠡》王安石 《平山堂》王安石 《破冢二首》王安石 《破冢二首》王安石 《强起》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