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郎士元

唐代   郎士元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分类: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郎士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是唐代郎士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诗人称裴补阙为“皎然青琐客”,形容他清秀而出众。诗人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离开,表示自己对他的行动感到好奇和惋惜。

诗人赞扬裴补阙的节操和品德,称他为“苦节酬知己”,表示他对待朋友的忠诚和真诚。诗人还提到裴补阙的才华,称他“清吟去掖垣”,意味着他将以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与送别的情景相呼应。

最后两句“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前程的祝福。邹鲁指的是裴补阙的家乡,也是文化名城,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地方,裴补阙应该能够安心从事文学创作,不会受到喧嚣和干扰。

整首诗词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裴补阙的赞赏和祝福,同时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提到裴补阙的家乡,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寥的感觉,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郎士元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péi bǔ quē rù hé nán mù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jiǎo rán qīng suǒ kè, hé shì dòng xíng xuān.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kǔ jié chóu zhī jǐ, qīng yín qù yè yuán.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qiū chéng lín hǎi shù, hán yuè shàng yíng mén.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zōu lǔ shī shū guó, yīng wú pí gǔ xuān.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专题为您介绍送裴补阙入河南幕古诗,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郎士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郎士元著名诗词

《柏林寺南望》 《听邻家吹笙》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夜泊湘江》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塞下曲》 《郢城秋望》 《送别》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您也许还喜欢

《送韩司直路出延陵(一作刘长卿诗)》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一作送别钱起,又作送友人别)》郎士元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郎士元 《送崔侍御往容州宣慰》郎士元 《朱方南郭留别皇甫冉(一作皇甫冉诗:润州南郭留别)》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郎士元 《送王司马赴润州》郎士元 《留卢秦卿》司空曙 《赠强山人》郎士元 《赠韦司直》郎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