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
一作春怨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帏。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分类:

作者简介(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春意》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春意》

春怨佳人能画眉,
妆罢出帘帏。
照水空自爱,
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
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
一种乱如丝。

中文译文:
春天的怨恨,佳人能够画出美丽的眉毛,
妆扮结束后从帘帏里出来。
映照在水中,自我欣赏,
摘下的花将留给谁?
春天的情感多彩而奔放,
春意加倍地思念。
忧愁的心思像杨柳一般激烈,
一种纠缠如丝的状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情景和人们在春天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诗中以佳人妆扮后出帘帏为开篇,表达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和人们对于春天的期待。接着,诗人通过春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春情多彩而艳丽,与此同时,也倍加激发了人们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杨柳和丝相比喻,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纠结。杨柳是春天中常见的景物,而丝则象征着纷乱和无序。这种乱丝般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困扰和不安,反映了诗人对于情感的纠结和无法释怀的痛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通过对于春意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内心的纠结。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复杂性和人们情感的多样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意》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yì
春意

yī zuò chūn yuàn
一作春怨
jiā rén néng huà méi, zhuāng bà chū lián wéi.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帏。
zhào shuǐ kōng zì ài, zhé huā jiāng yí shuí.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chūn qíng duō yàn yì, chūn yì bèi xiāng sī.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chóu xīn jí yáng liǔ, yī zhǒng luàn rú sī.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意》专题为您介绍春意古诗,春意孟浩然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孟浩然著名诗词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田家元日》 《清明即事》 《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凉州词》 《秋宵月下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与诸子登岘山》 《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您也许还喜欢

《戏题》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孟浩然 《宴张别驾新齐》孟浩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孟浩然 《题梧州陈司马山斋》孟浩然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孟浩然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薄》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孟浩然 《岁除夜有怀》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