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郎士元

唐代   郎士元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
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分类:

作者简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The free-spirited man returns on a long journey, disciples come out of the mountains to greet him.

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His youthful appearance remains, but his addiction to books has already formed.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humble door, the walking stick has been seen by officials.

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He will write more about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his name should be recorded.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郎士元写的,送韦逸人归钟山。诗人描述了逸人归来的情景,弟子们从山上出来迎接他。逸人虽然归来,但是他服药的容颜依然年轻,而他对书籍的痴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柴扉已经经历了多年,藜杖已经被公卿们所见。逸人还会写更多关于儒林的传记,他的名字应该被载入史册。

这首诗表达了对逸人的敬佩和欢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逸人才华和学识的赞赏。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逸人的容颜和书籍的痴迷,展现了逸人的特点和个性。整首诗简洁明了,语言优美,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éi yì rén guī zhōng shān yī zuò huáng fǔ rǎn shī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yì rén guī lù yuǎn, dì zǐ chū shān yíng.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fú yào yán yóu zhù, dān shū pǐ yǐ chéng.
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chái fēi duō suì yuè, lí zhàng jiàn gōng qīng.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
gèng zuò rú lín chuán, yīng xū zài xìng míng.
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专题为您介绍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古诗,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郎士元著名诗词

《柏林寺南望》 《听邻家吹笙》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夜泊湘江》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塞下曲》 《郢城秋望》 《送别》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您也许还喜欢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郎士元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郎士元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郎士元 《赋得长洲苑送李惠》郎士元 《别房士清》郎士元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郎士元 《送李遂之越》郎士元 《送郑正则徐州行营(一作皇甫冉诗)》郎士元 《送钱拾遗归兼寄刘校书》郎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