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 戴叔伦

唐代   戴叔伦
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人归孤嶂晚,犬吠隔溪云。
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间闻。
分类:

作者简介(戴叔伦)

戴叔伦头像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晚望》戴叔伦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晚望》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气碧氤氲,
深林带夕曛。
人归孤嶂晚,
犬吠隔溪云。
杉竹何年种,
烟尘此地分。
桃源宁异此,
犹恐世间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远望山景的情景。山脉的气息笼罩在蓝色的烟雾中,茂密的树林随着夕阳的余晖显得更加深邃。人们归家的时候,孤嶂上的景色已经黯淡,而山间的犬吠声隔着溪水传来,混杂在云雾中。作者思考着杉树和竹子是何时种植的,同时烟尘也在这片土地上分散开来。他认为这里就像是传说中的桃源一般,与世隔绝,他担心这美景会被世人所知。

赏析:
《晚望》通过描绘山间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类世俗之扰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将山气、深林、夕曛、孤嶂、犬吠、溪云、杉竹、烟尘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寂静。通过对桃源的提及,诗人展示了对一个理想世界的向往,认为这片山水之地是与尘世不同的宁静乐土。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他对世人的担忧,担心这美景会被世人的喧嚣和浮躁所侵扰,失去原本的纯净和宁静。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交融、宁静而寂静的画面,给人以诗意悠远的感受。

总之,戴叔伦的《晚望》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世俗之扰的忧虑,体现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意境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晚望》戴叔伦 拼音读音参考

wǎn wàng
晚望

shān qì bì yīn yūn, shēn lín dài xī xūn.
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rén guī gū zhàng wǎn, quǎn fèi gé xī yún.
人归孤嶂晚,犬吠隔溪云。
shān zhú hé nián zhǒng, yān chén cǐ dì fēn.
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
táo yuán níng yì cǐ, yóu kǒng shì jiān wén.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间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晚望》专题为您介绍晚望古诗,晚望戴叔伦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戴叔伦著名诗词

《兰溪棹歌》 《苏溪亭》 《塞上曲二首·其二》 《调笑令·边草》 《除夜宿石头驿》 《题稚川山水》 《塞上曲二首》 《送人游岭南》 《山行》 《过三闾庙》 《客夜与故人偶集/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花》

您也许还喜欢

《寄赠翠岩奉上人》戴叔伦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人不遇》戴叔伦 《与友人过山寺》戴叔伦 《赋得古井送王明府》戴叔伦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戴叔伦 《独坐》戴叔伦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戴叔伦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戴叔伦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