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 文天祥

宋代   文天祥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分类:

作者简介(文天祥)

文天祥头像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文天祥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勇抗争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这首诗词的诗意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首先,"空留玉帐卫"指的是战争中留下的空空荡荡的玉帐,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的悲痛之情。"那免白头翁"则是对老年人的关切,表达了作者对老年人遭受战争苦难的同情和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则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抗争者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死者长已矣"意味着那些为国家献出生命的人已经长眠,他们的牺牲将永远被铭记。"淮海生清风"则象征着国家的复兴和希望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英勇抗争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心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文天祥 拼音读音参考

lǐ zhì zhì tíng zhī dì sì shí jiǔ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

kōng liú yù zhàng wèi, nà miǎn bái tóu wēng.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sǐ zhě zhǎng yǐ yǐ, huái hǎi shēng qīng fēng.
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专题为您介绍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古诗,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文天祥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文天祥著名诗词

《过零丁洋》 《正气歌》 《除夜》 《端午即事》 《扬子江》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金陵驿二首》 《南安军》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指南录后序》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您也许还喜欢

《闽三士第一百一十七》文天祥 《南海第七十五》文天祥 《山中和韵》文天祥 《沈颐家》文天祥 《思方将军》文天祥 《送曹大著知广德军》文天祥 《出隘难》文天祥 《出巷难》文天祥 《得风难》文天祥 《定变难》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