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分类: 竹枝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竹枝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夔州听到三峡猿声时的感受,以及夔州竹枝音乐带给他的安慰和欢乐。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峡的猿声响起,我不禁泪流满面,
夔州的竹枝曲解除了我的忧愁。
那样的音乐拥有神奇的力量,
不像垂柳般柔软,却能让人回天转地。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三峡地区听到猿声时的感受,以及夔州的竹枝音乐给他带来的愉悦,表达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力量。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声音和人类音乐的对比,传达了音乐的治愈和安抚作用,使人们能够超越痛苦和困境,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慰藉。

赏析:
1. 对比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猿声和竹枝音乐的描述,突出了竹枝音乐的独特魅力。猿声代表着自然的悲伤和无助,而竹枝音乐则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能够超越自然的限制,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力量。

2. 音乐的力量:诗中提到夔州的竹枝音乐拥有回天转地的力量,表达了音乐的神奇和超越性。这种音乐能够抚慰人的情感,解除忧愁,使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3. 自然与人类的对比:诗中作者提到竹枝音乐不学垂杨绕指柔,暗示了竹枝音乐不同于自然的声音,它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但却能够超越自然声音的柔软,具有更为深远的感染力。

《竹枝词二首》通过对自然声音和人类音乐的对比,表达了音乐的独特魅力和力量,以及它能够给人们带来的慰藉和愉悦。这首诗展示了黄庭坚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zhú zhī cí èr shǒu
竹枝词二首

sān xiá yuán shēng lèi yù liú, kuí zhōu zhú zhī jiě rén chóu.
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qú nóng zì yǒu huí tiān lì, bù xué chuí yáng rào zhǐ róu.
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专题为您介绍《竹枝词二首》黄庭坚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黄庭坚著名诗词

《清明》 《清平乐·春归何处》 《登快阁》 《寄黄几复》 《牧童诗》 《水调歌头·游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鄂州南楼书事》 《书幽芳亭记》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念奴娇·断虹霁雨》

您也许还喜欢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 《竹枝词二首》黄庭坚 《望远行·自见来》黄庭坚 《八音歌赠晁尧民》黄庭坚 《八音歌赠晁尧民》黄庭坚 《三章》黄庭坚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黄庭坚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黄庭坚 《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