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杨柳青青春向分,遥知河曲万夫屯。
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
畚插如云声凶凶,风埃成雾气昏昏。
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杨柳青青春向分,
遥知河曲万夫屯。
侵星部曲随金鼓,
带月旌旗宿渚亹。
畚插如云声凶凶,
风埃成雾气昏昏。
已令访问津头路,
行约青帘共一樽。

中文译文:
青翠的杨柳朝着两边分开,
远方知道河曲有万夫屯。
侵略之星的军队随着金鼓行进,
带着月亮的旌旗在渚亹上扎营。
畚箕插在地上,声音凶猛,
风吹起的尘埃形成了浓雾,昏昏沉沉。
已经让人去探寻津头的路,
约定在青帘下共饮一樽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在宋代所写,描述了一个离别时的场景。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战争元素,通过对杨柳青翠的描绘以及远方河曲的万夫屯等描写,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诗的开头,黄庭坚描绘了杨柳青翠向两边分开的景象,这种景象与主题中的分别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痛。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河曲的万夫屯,暗示着战乱的世界,离别的原因可能与战争有关。

诗中的"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等描写表达了战争的氛围,战鼓声、旌旗等元素暗示了离别是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畚插如云声凶凶,风埃成雾气昏昏"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浓重的烟尘,将离别的情感与战争的现实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震撼力。

最后两句"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表达了诗人的别离之情。"访问津头路"表示即将离别,而"行约青帘共一樽"则是希望在别离之前能够共同饮酒,共度一刻欢乐的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战争元素的运用,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战乱。诗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jì dùn èr zhǔ bù shí zài xiàn jiè shǒu bù fū záo shí táng hé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

yáng liǔ qīng qīng chūn xiàng fēn, yáo zhī hé qū wàn fū tún.
杨柳青青春向分,遥知河曲万夫屯。
qīn xīng bù qǔ suí jīn gǔ, dài yuè jīng qí sù zhǔ mén.
侵星部曲随金鼓,带月旌旗宿渚亹。
běn chā rú yún shēng xiōng xiōng, fēng āi chéng wù qì hūn hūn.
畚插如云声凶凶,风埃成雾气昏昏。
yǐ lìng fǎng wèn jīn tóu lù, xíng yuē qīng lián gòng yī zūn.
已令访问津头路,行约青帘共一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专题为您介绍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古诗,寄顿二主簿时在县界首部夫凿石塘河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黄庭坚著名诗词

《清明》 《清平乐·春归何处》 《登快阁》 《寄黄几复》 《牧童诗》 《水调歌头·游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鄂州南楼书事》 《书幽芳亭记》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念奴娇·断虹霁雨》

您也许还喜欢

《寄黄从善》黄庭坚 《寄张仲谋次韵》黄庭坚 《解瞌睡颂》黄庭坚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黄庭坚 《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黄庭坚 《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余复》黄庭坚 《南安试院无酒饮周道辅自赣上携一榼时时对酌》黄庭坚 《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赞》黄庭坚 《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并效建除体》黄庭坚 《甯子与追和予岳阳楼诗复次韵二首》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