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
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
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
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
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以松扇为主题的画面。诗人使用独特的意象和形容词描绘了松扇的清雅和风采,并表达了自己对松扇的喜爱和赞美。通过松扇的形象,诗人引发了对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松扇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松扇的美丽和独特之处。首句"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通过对松扇材质和制作工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松扇精巧和清雅的赞美。接着,诗人运用"动摇怀袖风雨来"一句,将松扇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形容松扇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接下来的两句"想见僧前落松子"则展示了诗人对松扇起源的遐想,将松扇与僧侣的清净和悟性联系在一起,给人以诗意深远之感。

下半部分的诗句中,"张侯哦诗松韵寒"运用了松韵来表达对松扇的赞美,"六月火云蒸肉山"则以鲜明的描写手法,将夏季的炎热景象与山林的静谧相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松扇清凉的向往。最后两句"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则表达了诗人将这幅松扇赠送给心仪的女子,以及对平淡生活中的欢乐和无拘束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松扇的描绘,展现了黄庭坚细腻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xì hé wén qián xiè mù fù sōng shàn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xīng máo shù bǐ yú wǎng zhǐ, sōng fū zhī shàn qīng xiāng sì.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
dòng yáo huái xiù fēng yǔ lái, xiǎng jiàn sēng qián luò sōng zǐ.
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zhāng hóu ó shī sōng yùn hán, liù yuè huǒ yún zhēng ròu shān.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
chí zèng xiǎo jūn liáo yī xiào, bù xū shè zhì gòu huáng jiān.
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专题为您介绍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古诗,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黄庭坚著名诗词

《清明》 《清平乐·春归何处》 《登快阁》 《寄黄几复》 《牧童诗》 《水调歌头·游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鄂州南楼书事》 《书幽芳亭记》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念奴娇·断虹霁雨》

您也许还喜欢

《戏书效乐天》黄庭坚 《戏题》黄庭坚 《戏题葆真阁》黄庭坚 《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起予之作病》黄庭坚 《戏赠顿二主簿》黄庭坚 《戏赠家安国》黄庭坚 《戏赠米元章二首》黄庭坚 《戏赠米元章二首》黄庭坚 《戏赠潘供奉》黄庭坚 《戏赠水牯庵》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