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李益

唐代   李益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分类:

作者简介(李益)

李益头像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李益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再次前往渭北使府告别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写给他的朋友、也是上级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行军征战的画面,表达了李益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祝福之意。

诗中描绘了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等景象,表达了李益遵从上级的征战命令、一路追击敌军的决心。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等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则显示了战胜敌军的自信和希望。

诗中的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表达了李益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坚固。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则表达了李益对友人前途的看好和祝福。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等则强调了友人的勇猛和忠诚。

最后两句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则表达了李益对朋友的赞许和祝福,希望他在未来的征战中更加成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忠诚、友情和战胜敌人的决心与信心。整首诗节奏明快,用词精准,给人一种激昂奋进的感觉。

诗中通过对战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军人的勇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战士的英勇和忠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李益 拼音读音参考

zài fù wèi běi shǐ fǔ liú bié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jié fà zhú míng pí, lián bīng zhuī gǔ lí.
结发逐鸣鼙,连兵追谷蠡。
shān chuān sōu fú lǔ, kǎi jiǎ bèi zhòng xī.
山川搜伏虏,铠甲被重犀。
gù fǔ jīng qí zài, xīn jūn yǔ xiào qí.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bào ēn shēn wèi sǐ, shí lù mǎ hái sī.
报恩身未死,识路马还嘶。
liè zhàng gāo fēng jǔ, dāng yíng tài bái dī.
列嶂高烽举,当营太白低。
píng róng qī chǐ jiàn, fēng jiǎn yī wán ní.
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jié hǎi qǔ pú lèi, pǎo quán yǐn pì tí.
截海取蒲类,跑泉饮鸊鹈。
hàn tíng zhòng xuǎn zhòng, gèng shì wǔ yuán xī.
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再赴渭北使府留别》专题为您介绍再赴渭北使府留别古诗,再赴渭北使府留别李益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李益著名诗词

《夜上受降城闻笛》 《游子吟》 《写情》 《喜见外弟又言别》 《塞下曲》 《塞下曲·其一》 《江南曲》 《从军北征》 《上洛桥》 《隋宫燕》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边思》

您也许还喜欢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一作李端诗)》李益 《赋得路傍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李益 《重赠邢校书》李益 《照镜》李益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李益 《闻鸡赠主人》李益 《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李益 《石楼山见月(一作宿青山石楼)》李益 《惜春伤同幕故人孟郎中兼呈去年看花友》李益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