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豆粥能够驱走晚间的寒气,
与你一同品尝更加美味。
谁知道天上有贤才被供养,
暂且在山中煮些菜品尝。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的回答,回应了李任的感谢之词,李任可能是向黄庭坚分送了一碗豆粥。诗中表达了黄庭坚对李任的感激之情,并以豆粥作为象征,表达了情谊的珍贵和深厚。诗中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山中隐居的意境。

赏析:
1. 豆粥象征情谊:豆粥在诗中被用作象征,代表着深厚的友谊和情谊。黄庭坚通过与李任共同品尝豆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2. 山中隐居的意境:黄庭坚在诗中提到自己暂且在山中煮菜品尝,表达了他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和追求。山中的宁静与清净,与现实世界的纷扰相对比,显示了黄庭坚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3. 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提到“谁知道天上有贤才被供养”,表达了黄庭坚对天命和命运的一种超脱和淡泊态度。他暗示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安于山中煮菜,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淡泊名利的追求。黄庭坚以豆粥为媒介,将情感和意境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温情和内敛的美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dá lǐ rèn dào xiè fēn dòu zhōu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dòu zhōu néng qū wǎn zhàng hán, yǔ gōng tóng wèi gèng tóng cān.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ān zhī tiān shàng yǎng xián dǐng, qiě zuò shān zhōng zhǔ cài kàn.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答李任道谢分豆粥》专题为您介绍答李任道谢分豆粥古诗,答李任道谢分豆粥黄庭坚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黄庭坚著名诗词

《清明》 《清平乐·春归何处》 《登快阁》 《寄黄几复》 《牧童诗》 《水调歌头·游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鄂州南楼书事》 《书幽芳亭记》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念奴娇·断虹霁雨》

您也许还喜欢

《答王晦之见寄》黄庭坚 《答雍熙光老颂》黄庭坚 《代二螫解嘲》黄庭坚 《吊死心禅师偈》黄庭坚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黄庭坚 《发白沙口次长芦》黄庭坚 《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黄庭坚 《范德孺须笔裒诸工佳者共成十枝分送》黄庭坚 《奉次斌老送瘿木棋局八韵》黄庭坚 《奉同公择作拣芽咏》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