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国挽辞二首》 司马光

宋代   司马光
邦光华衮禭,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迳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宋相国挽辞二首》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宋相国挽辞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邦光华衮禭,
国家光辉照耀,衮服祭祀。
家宝素书陈。
家族珍宝,古籍陈列。

东阁簪裾散,
东阁中,冠带散乱。
西芒宅兆新。
西芒宅,预示着新的兆头。

泉台无复晓,
泉水流淌的台阶,再也没有了黎明。
柏迳不知春。
柏树林中的小径,不再感知春天的气息。

独有高文在,
唯独高尚的文化仍然存在。
芬芳继古人。
芬芳的香气延续着古人的风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辞的形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国家和家族的光辉与珍宝,但也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岁月的更迭。作者通过描述东阁和西芒宅的景象,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新的希望的出现。诗中的泉台和柏迳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然而,诗人认为高尚的文化仍然存在,香气依然继承着古人的风采,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承继。

这首诗词通过对国家、家族、自然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和人事无常的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有深沉的思考,又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相国挽辞二首》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xiàng guó wǎn cí èr shǒu
宋相国挽辞二首

bāng guāng huá gǔn suì, jiā bǎo sù shū chén.
邦光华衮禭,家宝素书陈。
dōng gé zān jū sàn, xī máng zhái zhào xīn.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quán tái wú fù xiǎo, bǎi jìng bù zhī chūn.
泉台无复晓,柏迳不知春。
dú yǒu gāo wén zài, fēn fāng jì gǔ rén.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宋相国挽辞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宋相国挽辞二首古诗,宋相国挽辞二首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司马光著名诗词

《客中初夏》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陶侃惜谷》 《训俭示康》 《谏院题名记》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锦堂春》 《送云卿知卫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重九日忆菊》

您也许还喜欢

《送晁秘丞通判雄州》司马光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司马光 《送高陟归金陵》司马光 《送华亭沈主簿》司马光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司马光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司马光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司马光 《送刘仲通赴京师》司马光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司马光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