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县史令千之》 司马光

宋代   司马光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余。
为看西溪日沉后,如可南浦月生安。
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已枯。
蠹柱苔墙遍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寄郑县史令千之》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郑县史令千之》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怜君比比得佳县,
胜概闲情双有余。
为看西溪日沉后,
如可南浦月生安。
长春宫柳远扶疏,
新树应多旧已枯。
蠹柱苔墙遍寻历,
古亭犹有杜诗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司马光对于美丽的郑县的喜爱之情。他赞美了郑县的胜景和宁静的氛围。诗人希望能够在西溪日落之后,欣赏到南浦的明月。他描述了长春宫柳的遥远和疏落,以及新树的繁茂与旧树的凋零。诗中还提到了柱子上的蛀虫和墙上的苔藓,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古亭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没有杜甫的诗句留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郑县的景色和历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长春宫柳和新旧树木的对比,表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脆弱。蛀虫和苔藓的描绘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雅、寂静的感觉,让人沉浸在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之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寄郑县史令千之》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jì zhèng xiàn shǐ lìng qiān zhī
寄郑县史令千之

lián jūn bǐ bǐ dé jiā xiàn, shèng gài xián qíng shuāng yǒu yú.
怜君比比得佳县,胜概闲情双有余。
wèi kàn xī xī rì chén hòu, rú kě nán pǔ yuè shēng ān.
为看西溪日沉后,如可南浦月生安。
cháng chūn gōng liǔ yuǎn fú shū, xīn shù yīng duō jiù yǐ kū.
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已枯。
dù zhù tái qiáng biàn xún lì, gǔ tíng yóu yǒu dù shī wú.
蠹柱苔墙遍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寄郑县史令千之》专题为您介绍寄郑县史令千之古诗,寄郑县史令千之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司马光著名诗词

《客中初夏》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陶侃惜谷》 《训俭示康》 《谏院题名记》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锦堂春》 《送云卿知卫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重九日忆菊》

您也许还喜欢

《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司马光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司马光 《景福东厢诗·赐果》司马光 《景福东厢诗·御沟》司马光 《景仁将归颍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司马光 《九日登陆麻兰坂》司马光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营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司马光 《久雨效东天体》司马光 《君贶环溪》司马光 《哭公素》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