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 司马光

宋代   司马光
去住邈如霄与尘,依依欲别更相亲。
唱知洛邑饶英俊,莫忘斋庐并直人。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住邈如霄与尘,
依依欲别更相亲。
唱知洛邑饶英俊,
莫忘斋庐并直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次道奉慈斋宫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与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作者提到了洛邑,指的是洛阳,这里有许多才华出众的人物。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忘记斋庐和直言不讳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离别和亲近相对照,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通过提到洛邑的英俊人物,作者展示了友人的才华和品质。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保持斋庐的纯洁和直言不讳的品质。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感表达的技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司马光 拼音读音参考

hé cì dào fèng cí zhāi gōng jiàn jì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

qù zhù miǎo rú xiāo yǔ chén, yī yī yù bié gèng xiāng qīn.
去住邈如霄与尘,依依欲别更相亲。
chàng zhī luò yì ráo yīng jùn, mò wàng zhāi lú bìng zhí rén.
唱知洛邑饶英俊,莫忘斋庐并直人。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专题为您介绍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古诗,和次道奉慈斋宫见寄司马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司马光著名诗词

《客中初夏》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陶侃惜谷》 《训俭示康》 《谏院题名记》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田子方教育子击》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锦堂春》 《送云卿知卫州》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重九日忆菊》

您也许还喜欢

《和端式十题·古木阴》司马光 《和端式十题·汀洲蘋》司马光 《和端式十题·烟际钟》司马光 《和潞公与昌言正步游独乐园徘徊久之主人不至》司马光 《和始平公梦中有怀归之念作诗始得两句而寤因》司马光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陕右游山归复登少室为诗见》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壮年致政归隐蕲》司马光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司马光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水鸭》司马光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鱼鹰》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