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元好问

元代   元好问
悬玉微风度曲,熏炉熟水留香。
相思夜夜郁金堂。
两点春山枕上。
杨柳宜春别院,杏花宋玉邻墙。
天涯春色断人肠。
更是高城晚望。
分类: 西江月

作者简介(元好问)

元好问头像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西江月》元好问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悬玉微风度曲,
熏炉熟水留香。
相思夜夜郁金堂。
两点春山枕上。
杨柳宜春别院,
杏花宋玉邻墙。
天涯春色断人肠。
更是高城晚望。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悬挂的玉佩在微风中摇曳,熏炉中的水已经熟透,散发出香气。作者在相思之夜,心情郁郁如金堂一般。两点春山在枕头上,映照着作者的思念之情。杨柳树宜春天的别院,杏花盛开在宋玉的墙边。远离天涯的春色令人心绪纷乱。高城的夜晚景色更是令人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衬,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思念之情的真挚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西江月》元好问 拼音读音参考

xī jiāng yuè
西江月

xuán yù wēi fēng dù qǔ, xūn lú shú shuǐ liú xiāng.
悬玉微风度曲,熏炉熟水留香。
xiāng sī yè yè yù jīn táng.
相思夜夜郁金堂。
liǎng diǎn chūn shān zhěn shàng.
两点春山枕上。
yáng liǔ yí chūn bié yuàn, xìng huā sòng yù lín qiáng.
杨柳宜春别院,杏花宋玉邻墙。
tiān yá chūn sè duàn rén cháng.
天涯春色断人肠。
gèng shì gāo chéng wǎn wàng.
更是高城晚望。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元好问专题为您介绍《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元好问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元好问著名诗词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京都元夕》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骤雨打新荷》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论诗三十首·其四》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秋怀》 《台山杂咏》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您也许还喜欢

《西江月·骨相匿犀秀发》元好问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元好问 《沁园春 除夕二首》元好问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元好问 《减字木兰花·幕天度地》元好问 《点绛唇·痛负花朝》元好问 《点绛唇·梦里梁园》元好问 《点绛唇·国艳天香》元好问 《点绛唇·十六芳年》元好问 《点绛唇·连夜春寒》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