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内容: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中文译文: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八月时节,竹根需水,每逢阴雨,便向阮家借取。请您静听竹叶沙沙作响,秋天如斗的变幻降临江南。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写给公仪龙图新居栽竹的两首诗。诗人描述了在八月时节,移植竹根需要雨水的情景。每当遇到阴雨天气,诗人便向阮家借取雨水来滋养竹根。他请公仪静听竹叶的萧萧声音,象征秋天的降临,带来了江南一夜之间的巨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根移植和借取雨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诗中的竹根象征着生命的根基,需要水源来滋养生长。诗人以竹根为媒介,借用阮家的雨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联和依赖。他请公仪静听竹叶的声音,将秋天的到来与竹叶的沙沙声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变幻和江南地区秋天的特色。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同时,通过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也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é gōng yí lóng tú xīn jū zāi zhú èr shǒu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bā yuè zhú gēn yí yào yǔ, féng yīn biàn xiàng ruǎn jiā qiú.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qǐng gōng jìng tīng xiāo xiāo yè, dòu biàn jiāng nán yī yè qiū.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古诗,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梅尧臣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梅尧臣 《和淮阳燕秀才》梅尧臣 《和江邻几有菊无酒》梅尧臣 《和石昌言以蜀牋南牋答松管之什》梅尧臣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九望僊亭》梅尧臣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梅尧臣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五织妇》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三搂种》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