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沉。
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僧喜欢宁静,进入云中却感到遗憾不深入。山峰之间一场雨使天色昏暗,林中孤灯黯然沉寂。往来的猿狖发出呼啸声,成为自然的音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僧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受。山僧喜欢宁静,但他进入云中后感到遗憾,因为他无法深入云雾之中,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一场雨使得山峰之间的景色变得昏暗,林中的孤灯也因此黯然失色。然而,尽管如此,山中的猿狖仍然自由自在地呼啸着,它们的声音成为了山中的一种音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僧的心境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山僧喜欢宁静,但他对云雾的遗憾表明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雨使得山峰之间的景色变得昏暗,林中的孤灯沉寂,这种景象传达出一种寂静和孤寂的氛围。然而,猿狖的呼啸声却打破了这种寂静,它们自由自在地在山中穿梭,成为了一种自然的音乐。这种对自由的描绘,可能是作者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可能是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僧心境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追求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n yǐng shī sì míng shí tí yún wài ān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

shān sēng hǎo jì jìng, rù yún hèn bù shēn.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fēng jiān yī yǔ hūn, lín biǎo gū dēng chén.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沉。
wǎng lái yǒu yuán yòu, hū xiào zì chéng yīn.
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专题为您介绍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古诗,和昙颖师四明十题·云外庵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和王待制出郊马上口占寄兄道损次韵》梅尧臣 《和王景彝寄吕缙叔》梅尧臣 《和希深避暑香山寺》梅尧臣 《和谢仲弓廷评栽竹》梅尧臣 《和杨秘校得糟粕》梅尧臣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梅尧臣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梅尧臣 《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寄》梅尧臣 《和永叔郡斋闻百舌》梅尧臣 《和永叔六篇其五和邻几学士桃花》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