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道雨树》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
朝见洗林叶,动摇生辉光。
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
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中道雨树》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中道雨树》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
朝见洗林叶,动摇生辉光。
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
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雨后的树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雨后的树木,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这句话意味着长时间没有雨水,树木变得黯淡无光。接着,诗人描述了雨后的景象:“朝见洗林叶,动摇生辉光。”雨水洗净了树叶,使它们焕发出耀眼的光芒。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写道:“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这里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树枝上透出微弱的阳光,形成了一种疏朗的阴影。作者通过描写树木的翠绿色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然而,最后一句“安得无秋霜”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树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树木的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的不可避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中道雨树》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ōng dào yǔ shù
和中道雨树

yī xún gǒu bù yǔ, wàn mù hūn cāng cāng.
一旬苟不雨,万木昏苍苍。
cháo jiàn xǐ lín yè, dòng yáo shēng huī guāng.
朝见洗林叶,动摇生辉光。
wǎn féng kāi shū yīn, zhī shàng lòu wēi yáng.
晚逢开疏阴,枝上漏微阳。
cuì sè gù yǐ hǎo, ān dé wú qiū shuāng.
翠色固以好,安得无秋霜。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中道雨树》专题为您介绍和中道雨树古诗,和中道雨树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梅尧臣著名诗词

《鲁山山行》 《陶者》 《苏幕遮·草》 《东溪》 《考试毕登铨楼》 《金山寺》 《汝坟贫女》 《春寒》 《石兰》 《逢牧》 《悼亡三首》 《红梅》

您也许还喜欢

《和中道雨中见寄》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采菱》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稻畦》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莲塘》梅尧臣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小桥》梅尧臣 《河阴中寨寒食》梅尧臣 《画真来嵩》梅尧臣 《画竹枝扇》梅尧臣 《淮阴》梅尧臣 《淮阴》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