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雨中》 高启

明代   高启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
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江上雨中》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上雨中》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江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幽居的心境和对雨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涨随沤欲到门,
湿云依树易黄昏。
幽居常日无来客,
何况萧萧雨满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中的江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的涨落和湿云的弥漫,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景象。诗人高启以幽居为题材,表达了自己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

首句“江涨随沤欲到门”,描绘了江水涨潮的景象,暗示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即将来临。第二句“湿云依树易黄昏”,通过描写湿云弥漫在树上,预示了黄昏的临近,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表达了诗人幽居的生活状态。诗人常年居住在幽静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访,更不用说在雨中村庄更加冷清。这种孤独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江上雨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江上雨中》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yǔ zhōng
江上雨中

jiāng zhǎng suí ōu yù dào mén, shī yún yī shù yì huáng hūn.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
yōu jū cháng rì wú lái kè, hé kuàng xiāo xiāo yǔ mǎn cūn.
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江上雨中》专题为您介绍江上雨中古诗,江上雨中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高启著名诗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寻胡隐君》 《春暮西园》 《咏梅九首》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牧牛词》 《清明呈馆中诸公》 《游灵岩记》 《吊岳王墓》 《送虚白上人序》 《养蚕词》 《客中忆二女》

您也许还喜欢

《夜写家书》高启 《游石湖》高启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玉鉴池》高启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冰壶井》高启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修竹谷》高启 《芭蕉》高启 《背面美人图》高启 《宛转行》高启 《折杨柳歌词(二首)》高启 《折杨柳歌词(二首)》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