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吕隐君》 高启

明代   高启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别吕隐君》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别吕隐君》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离别吕隐君时的心情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孤舟在夕阳下驶向溪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吕隐君的离别之情。诗人在即将离去之际,不禁回首望向吕隐君,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眷恋之情。

诗中的“孤舟晚溪口”一句,通过描绘孤独的舟只在夕阳下驶向溪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别的无奈。诗人欲去,却又不忍离开,这种矛盾的情感在“欲去重回首”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表达了诗人对离别青山和山中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不忍离开这片青山,更不忍离开山中的朋友。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词更加真挚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吕隐君的眷恋和对离别的痛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别吕隐君》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bié lǚ yǐn jūn
别吕隐君

gū zhōu wǎn xī kǒu, yù qù chóng huí shǒu.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bù rěn bié qīng shān, kuàng cǐ shān zhōng yǒu.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别吕隐君》专题为您介绍别吕隐君古诗,别吕隐君高启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高启著名诗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寻胡隐君》 《春暮西园》 《咏梅九首》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牧牛词》 《清明呈馆中诸公》 《游灵岩记》 《吊岳王墓》 《送虚白上人序》 《养蚕词》 《客中忆二女》

您也许还喜欢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高启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高启 《江寺雨中访杜二》高启 《雨中过玉遮山(二首)》高启 《雨中过玉遮山(二首)》高启 《期陈则不至闻宿清隐兰若》高启 《碧筒饮》高启 《阶前苔》高启 《题孙卿家小画(二首)》高启 《题孙卿家小画(二首)》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