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庙二首》 王禹偁

宋代   王禹偁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分类: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头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四皓庙二首》王禹偁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四皓庙二首》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小人只追求微小的利益,而这种心态在古代经典《礼记》中有所记载。诗中提到了鹰犬辈的人物,他们为了争夺功名而拔剑相争。其中一人成功地获得了权力,但他的离去却像黑暗中的大雁一样隐匿不见。这种情景在千古间默默地延续下来,那个能够继承采芝翁(指贤人)的人又是谁呢?

这首诗词通过对小人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利主义和权力争夺的批判。作者通过对小人的描写,暗示了他们的短视和浅薄,以及他们对真正的价值和道德的忽视。诗中的鹰犬辈象征着那些为了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而拔剑争功则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残酷竞争。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通过对权力争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诗中的冥冥鸿和千古下都暗示了这种现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重复,而孰继采芝翁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够继承贤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希望这个分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意义和赏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皓庙二首》王禹偁 拼音读音参考

sì hào miào èr shǒu
四皓庙二首

xiǎo yán wàng xiǎo lì, zài zài lǐ jīng zhōng.
小言望小利,载在礼经中。
suì yǒu yīng quǎn bèi, bá jiàn gè zhēng gōng.
遂有鹰犬辈,拔剑各争功。
yī chū dìng wàn shèng, qù ruò míng míng hóng.
一出定万乘,去若冥冥鸿。
jì jì qiān gǔ xià, shú jì cǎi zhī wēng.
寂寂千古下,孰继采芝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四皓庙二首》专题为您介绍四皓庙二首古诗,四皓庙二首王禹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禹偁著名诗词

《清明》 《村行》 《点绛唇·感兴》 《黄冈竹楼记》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寒食·今年寒食在》 《清明日独酌》 《春居杂兴二首》 《待漏院记》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 《朱红牡丹》 《赠商洛庞主簿》

您也许还喜欢

《送晁监丞赴婺州关市之役》王禹偁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王禹偁 《送郝校书从事相州》王禹偁 《送鞠评事宰兰溪》王禹偁 《送李中舍罢萧山赴阙》王禹偁 《送牛学士知润州》王禹偁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王禹偁 《送融州任巽户曹》王禹偁 《送史馆学士杨亿闽中迎侍》王禹偁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