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 王禹偁

宋代   王禹偁
要知滁上兴如何,养拙偷安幸亦多。
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
公余处处携山屐,官酝时时泛海螺。
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
分类:

作者简介(王禹偁)

王禹偁头像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王禹偁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是宋代王禹偁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滁州官员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要知滁上兴如何,
养拙偷安幸亦多。
小郡既无衣袄使,
丰年兼有袴襦歌。
公余处处携山屐,
官酝时时泛海螺。
病眼白头唯醉睡,
朝廷好事不闻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滁州官员的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滁州官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要知滁州官上的兴盛如何?”这是一个反问句,暗示了滁州官员的生活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养拙偷安幸亦多,小郡既无衣袄使”,表达了滁州官员们过着平凡而安逸的生活,虽然没有华丽的衣袍,但幸福感却很多。

接着,诗中提到“丰年兼有袴襦歌”,这里描绘了滁州丰收的景象,官员们在丰收的时候也能享受到欢乐。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官员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作者提到“公余处处携山屐”,这里的“山屐”是一种便于行走的鞋子,暗示着作者希望能够自由地行走于山野之间。

接着,诗中提到“官酝时时泛海螺”,这里的“官酝”指的是官员们的宴会,而“海螺”则是指酒杯。这句描绘了官员们经常参加宴会,享受美酒的场景。

最后两句“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官员们虽然身体不好,年纪也大了,但他们只能通过醉酒来忘却病痛和朝廷的琐事,无法参与到朝廷的重要事务中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滁州官员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滁州官员们的生活状况,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王禹偁 拼音读音参考

xì tí èr zhāng shù chú zhōu guān kuàng jì hàn lín jiù tóng yuàn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

yào zhī chú shàng xìng rú hé, yǎng zhuō tōu ān xìng yì duō.
要知滁上兴如何,养拙偷安幸亦多。
xiǎo jùn jì wú yī ǎo shǐ, fēng nián jiān yǒu kù rú gē.
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
gōng yú chǔ chù xié shān jī, guān yùn shí shí fàn hǎi luó.
公余处处携山屐,官酝时时泛海螺。
bìng yǎn bái tóu wéi zuì shuì, cháo tíng hǎo shì bù wén tā.
病眼白头唯醉睡,朝廷好事不闻他。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专题为您介绍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古诗,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王禹偁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禹偁著名诗词

《清明》 《村行》 《点绛唇·感兴》 《黄冈竹楼记》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寒食·今年寒食在》 《清明日独酌》 《春居杂兴二首》 《待漏院记》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 《朱红牡丹》 《赠商洛庞主簿》

您也许还喜欢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王禹偁 《仙娥峰》王禹偁 《雪夜看竹》王禹偁 《扬州池亭即事》王禹偁 《与嘉佑同游宝应寺》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王禹偁 《栽木芙蓉》王禹偁 《赠秉放处士》王禹偁 《赠草庵禅师》王禹偁 《赠湖州张从事》王禹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