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朱放

唐代   朱放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分类: 九日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朱放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中文译文:

九日陪刘中丞在昌乐寺宴会,送梁廷评回去
独自坐在三台上,感受到了重阳百越之间的美妙。
心灵如水,可以远离尘嚣,如霜气一样进入秋山。
对于旧时的遗物簪子,我不会弃置不顾,宁愿不戴帽子而还还给你。
仍然听说西上客,好像他们只有咫尺之遥就可以谒见天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运 用了唐代流行的七言绝句形式,描述了作者在昌乐寺与刘中丞宴会并送梁廷评回去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关于离乡别亲、怀旧思乡和对朝廷事务的关切。

诗的第一句“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表达了作者身处在高台之上,眺望山水之间,感受到的美妙和自得。诗中的“三台”指的是昌乐寺的高台,而“重阳百越”则表示作者的心境高迈,感触深长,与时光对比,反映出对逝去岁月的思考。

第二句“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通过将心灵比喻为水心来表达,意味着作者希望能够保持平静和纯净。作者感受到了秋天的霜气进入山中,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时节变化的敏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第三句“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和对文人雅士的忠诚。作者愿意保留并怀念过去的遗物,宁愿不戴头巾、帽子,传递出一种不事俗世的情怀。

最后一句“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通过形容“西上客”,也就是前来朝廷的客人,来表达对朝廷事务的关切。作者表示咫尺之遥,好像只需稍稍走一段路便可以跟天子见面,借此表达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祈愿。

整首诗以优美的词语描绘了作者在昌乐寺宴会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绪,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怀和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朱放 拼音读音参考

jiǔ rì péi liú zhōng chéng yàn chāng lè sì sòng liáng tíng píng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dú zuò sān tái miào, chóng yáng bǎi yuè jiān.
独坐三台妙,重阳百越间。
shuǐ xīn guān yuǎn sú, shuāng qì rù qiū shān.
水心观远俗,霜气入秋山。
bù qì yí zān jiù, níng cí luò mào hái.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réng wén xī shàng kè, zhǐ chǐ yè tiān yán.
仍闻西上客,咫尺谒天颜。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朱放专题为您介绍《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朱放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朱放著名诗词

《题竹林寺》 《句》 《送魏校书》 《新安所居答相访人所居萧使君为制》 《游石涧寺》 《乱后经淮阴岸》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 《送温台》 《别李季兰》 《送张山人》 《山中听子规(一作顾况诗)》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您也许还喜欢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朱放 《送著公归越(一作皇甫曾诗)》朱放 《秣陵送客入京》朱放 《灵门寺赠灵一上人》朱放 《江上送别》朱放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一作章八元诗)》朱放 《竹》朱放 《铜雀妓》朱放 《毗陵留别》朱放 《题竹林寺》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