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堂》 曾几

宋代   曾几
茅宇净扫地,竹炉深炷香。
一枝藤倚壁,六尺簟敷床。
门掩人声寂,帘垂昼景长。
跏趺便终夕,端不负兹堂。
分类:

作者简介(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坐进堂》曾几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坐进堂》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茅宇净扫地,
竹炉深炷香。
一枝藤倚壁,
六尺簟敷床。
门掩人声寂,
帘垂昼景长。
跏趺便终夕,
端不负兹堂。

中文译文:
茅草的小屋扫得干干净净,
竹炉里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一条藤蔓依靠在墙壁上,
六尺长的簟子铺在床上。
门关上后,屋内静悄悄,
帘子垂下来,阳光长时间投射进来。
盘腿坐下,便久久不动,
真正体会了这堂屋的意义。

诗意和赏析:
《坐进堂》是宋代曾几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生活场景。诗中茅宇净扫地,竹炉深炷香,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茅宇和竹炉都是朴素而自然的象征,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

藤蔓倚壁,簟子敷床,描绘了居家生活的细节和舒适。藤蔓是自然环绕的象征,簟子则代表着朴素而舒适的床铺。这些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简单生活和舒适环境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静谧的氛围。门关上后,人声寂静,帘子垂下来,阳光通过帘子投射进来,形成昼景长。这一描写表达了居家的安宁与恬静。

最后两句“跏趺便终夕,端不负兹堂”,表达了作者希望长时间坐着,不辜负这个居所的意愿。跏趺是一种打坐的姿势,表示作者愿意在这个安宁的环境中静心思考,感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渴望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情感。它呈现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于安宁居所和宁静内心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坐进堂》曾几 拼音读音参考

zuò jìn táng
坐进堂

máo yǔ jìng sǎo dì, zhú lú shēn zhù xiāng.
茅宇净扫地,竹炉深炷香。
yī zhī téng yǐ bì, liù chǐ diàn fū chuáng.
一枝藤倚壁,六尺簟敷床。
mén yǎn rén shēng jì, lián chuí zhòu jǐng zhǎng.
门掩人声寂,帘垂昼景长。
jiā fū biàn zhōng xī, duān bù fù zī táng.
跏趺便终夕,端不负兹堂。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坐进堂》专题为您介绍坐进堂古诗,坐进堂曾几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曾几著名诗词

《三衢道中》 《苏秀道中》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寓居吴兴》 《重阳》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尝戏赠二首》 《郑深道饯曾宏甫台州之行见招风雨不能度溪桥》 《张子公招饭灵感院》 《赠疏山清老》 《曾宏甫饷溪山堂南坡胯新茶》 《曾宏甫见招看海棠而郡城新有更初阖扉之令予》

您也许还喜欢

《白龟》曾几 《参云亭晚坐》曾几 《长淮有感》曾几 《尝建茗二首》曾几 《尝建茗二首》曾几 《春日即事次韵》曾几 《次钱处和赠赴召之行韵》曾几 《次曾宏甫社日赏海棠吴守宅且试新茗韵》曾几 《大藤峡》曾几 《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棋》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