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陈与义

宋代   陈与义
九叠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
十年依旧双瞳碧,万里今持一笑归。
鼠目向来吾自了,龟肠从与世相违。
酒酣更欲烦公说,黄叶漫山锡杖飞。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是宋代陈与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九叠峰前远离尘世的法师,
长安的尘埃染污了他的坐禅衣。
十年过去,他的双眼依旧碧绿明亮,
他带着微笑,行走万里归来。
他的眼神从未被俗世所迷惑,
他的心境与世间背道而驰。
醉意渐浓,他更想向公众述说,
黄叶纷飞,他的僧杖飞翔山间。

诗意: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描绘了一位离开尘世的僧人的形象,他背离了繁华喧嚣的长安城,远离尘埃,回归庐山。他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禅修,却依然保持着宁静明亮的双眼和微笑。他的眼神清澈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内心与世俗背道而驰。在酒兴渐浓之际,他更渴望与人们分享自己的体悟和心得。黄叶飘落,他的僧杖在山间翱翔,象征他归去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僧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离世的美好境界。法师超脱了尘世的烦恼,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他的双眼碧绿明亮,代表他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十年的禅修使得他的心境更加纯净。他的眼神不受外界干扰,自有一份超然的自在。诗中的酒酣一词,表达了法师内心的愿望,他希望能与公众分享自己的体悟和领悟,传达禅宗的智慧与慈悲。最后,黄叶漫山和飞翔的僧杖,象征着法师归去的路途,也展示了他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

整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意境,表达了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追求。通过法师的形象,诗人呈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以及对禅修、智慧和慈悲的追求。这首诗词抒发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启迪人们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意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àn xiāng sēng chāo rán guī lú shān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jiǔ dié fēng qián yuǎn fǎ shī, cháng ān chén rǎn zuò chán yī.
九叠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
shí nián yī jiù shuāng tóng bì, wàn lǐ jīn chí yī xiào guī.
十年依旧双瞳碧,万里今持一笑归。
shǔ mù xiàng lái wú zì le, guī cháng cóng yǔ shì xiàng wéi.
鼠目向来吾自了,龟肠从与世相违。
jiǔ hān gèng yù fán gōng shuō, huáng yè màn shān xī zhàng fēi.
酒酣更欲烦公说,黄叶漫山锡杖飞。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专题为您介绍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古诗,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陈与义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陈与义著名诗词

《登岳阳楼二首》 《襄邑道中》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咏牡丹》 《春寒》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雨晴》 《送人归京师》 《伤春》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您也许还喜欢

《宿资圣院阁》陈与义 《题崇兰图二首》陈与义 《题崇兰图二首》陈与义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陈与义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陈与义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陈与义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陈与义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陈与义 《同家弟赋蜡梅诗得四绝句》陈与义 《晚晴野望》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