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史开封》 杨巨源

唐代   杨巨源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分类: 唐诗三百首旅途抒情

作者简介(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赠史开封》杨巨源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史开封》是唐代杨巨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低荒草誓师坛,
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
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
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
碛西蕃部怯金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史开封的赞美和赠词之意。诗人描述了战乱时期的景象,以及邓艾将军的英勇和战略眼光。诗中也透露出对历史上伟大战役的回顾和对边境地区的探险。

赏析:
1. 诗词的开篇以"天低荒草誓师坛"来描绘战场的荒凉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现实。这一句表达了对邓艾将军的敬佩和对他坚定决心的赞赏。
2.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壮丽景象,鼓声和号角声回荡在寒冷的晨曦中,旗帜高高飘扬对着雪山,形成了一幅雄壮的画面。
3.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这两句表达了军队奋勇向前的决心和壮丽的场面。五营士兵骑马奔腾,红尘飞扬,一剑挥舞如风,充满了激情和英勇。
4. 最后两句"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则提到了历史上的伟大征战和边境地区的部族。伏波是古代的一个部落,指的是艰苦的征战,而碛西蕃部则指的是西域地区的蕃部族群。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了解和对边境地区的探险精神的推崇。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壮丽景象和对将军的赞颂,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将士的英勇和历史的辉煌。它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展示了诗人对战争和军人的敬佩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赠史开封》杨巨源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ǐ kāi fēng
赠史开封

tiān dī huāng cǎo shì shī tán, dèng ài xīn zhī zhàn dì kuān.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
gǔ jiǎo jiǒng lín shuāng yě shǔ,
鼓角迥临霜野曙,
jīng qí gāo duì xuě fēng hán.
旌旗高对雪峰寒。
wǔ yíng xiàng shuǐ hóng chén qǐ, yī jiàn dāng fēng bái rì kàn.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céng cóng fú bō zhēng jué yù, qì xī fān bù qiè jīn ān.
曾从伏波征绝域,碛西蕃部怯金鞍。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赠史开封》专题为您介绍赠史开封古诗,赠史开封杨巨源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杨巨源著名诗词

《城东早春》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 《杨花落》 《长城闻笛》 《关山月》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送人过卫州》 《送太和公主和蕃》 《雪中听筝》 《衔鱼翠鸟》 《山中主人》

您也许还喜欢

《奉寄通州元九侍御》杨巨源 《赠浑钜中允》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杨巨源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杨巨源 《奉和裴相公》杨巨源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杨巨源 《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杨巨源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杨巨源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杨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杨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