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晁补之

宋代   晁补之
去年不见蜡梅开,准拟新年恰恰来。
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不见蜡梅开,
准拟新年恰恰来。
芳菲意浅姿容淡,
忆得素儿如此梅。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向王立之送蜡梅的情景。诗人提到自己去年没有见到蜡梅盛开的景象,但正好在新年的时候蜡梅绽放了。蜡梅的芬芳虽然淡雅,但它的姿态却是如此清淡。作者回忆起过去与王立之在这样的美丽蜡梅前相伴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蜡梅的思念之情。蜡梅是冬季开放的花朵,具有清雅的芳香和淡淡的色彩,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淡泊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蜡梅的开放时机与自己的相聚,表达了对友谊与情感的珍视。

诗中的"去年不见蜡梅开"说明作者在去年错过了蜡梅盛开的时刻,暗示了与王立之相聚的错过。然而,"准拟新年恰恰来"表达了新年蜡梅盛开的巧合,也暗示了作者与王立之的再次相聚。

接下来的两句"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通过对蜡梅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过去与王立之相伴的美好回忆。芳菲意浅和姿容淡的描述,与蜡梅的特点相符,也可理解为作者对友谊的淡泊和珍视。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王立之在蜡梅花前的情景,通过对蜡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与情感的思念和珍视。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真挚情感,同时通过蜡梅的意象,表达了淡泊和坚韧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xiè wáng lì zhī sòng là méi wǔ shǒu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qù nián bú jiàn là méi kāi, zhǔn nǐ xīn nián qià qià lái.
去年不见蜡梅开,准拟新年恰恰来。
fāng fēi yì qiǎn zī róng dàn, yì dé sù ér rú cǐ méi.
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专题为您介绍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古诗,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晁补之著名诗词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摸鱼儿·东皋寓居》 《盐角儿·亳社观梅》 《少年游》 《忆少年(别历下)》 《失调名》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临江仙·信州作》 《金凤钩·送春》 《临江仙·春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御街行》

您也许还喜欢

《饮校理盛居中家次韵二首二》晁补之 《登庐山》晁补之 《安陶舟中》晁补之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晁补之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二首》晁补之 《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晁补之 《寄家人》晁补之 《松菊堂读史五首》晁补之 《松菊堂读史五首》晁补之 《松菊堂读史五首》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