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晁补之

宋代   晁补之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泝龙门鬣未干。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这首诗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公素誉压朝端,
曾泝龙门鬣未干。
虽愧彭宣惟赐食,
未惭贡禹亦弹冠。

诗意:
这首诗是在参加苏辙和苏轼主持的讲筵会议后创作的。晁补之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李公(指苏辙)的崇敬和敬佩之情。他说李公的声誉超越了朝廷的高官,而他自己只是在龙门(指会议地点)刚刚洗去尘垢。虽然他感到惭愧,但仍然获得了彭宣(指苏轼)的赏识,被赐予宴会。他说自己虽然不如贡禹(指古代传说中的贤臣禹),但仍然感到自豪。

赏析:
这首诗是晁补之对苏辙和苏轼的敬意和自谦之情的表达。他以自己在会议中的地位和声望相比较,对苏辙的素誉表示了钦佩和尊重。他自谦地说自己只是在会议结束后刚刚洗去尘垢,与李公的高声誉相比,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然而,他也表达了对苏轼的感激和自豪,因为苏轼给予了他宴会的赏识。最后一句提到贡禹,是在暗示自己虽然不如传说中的贤臣禹,但仍然有自己的价值和可取之处。

整首诗以谦虚、自谦的口吻写就,表达了晁补之对两位苏公的敬佩和对自身的谦逊态度。同时,通过对古代贤臣和传说的引用,他展示了自己对古人的崇拜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苏公的敬意,又展示了他对自己地位和声誉的客观认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谦虚精神和礼仪之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liǎng sū gōng jiǎng yán chàng hè sì shǒu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

lǐ gōng sù yù yā cháo duān, céng sù lóng mén liè wèi gàn.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泝龙门鬣未干。
suī kuì péng xuān wéi cì shí, wèi cán gòng yǔ yì dàn guān.
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专题为您介绍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古诗,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晁补之著名诗词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摸鱼儿·东皋寓居》 《盐角儿·亳社观梅》 《少年游》 《忆少年(别历下)》 《失调名》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临江仙·信州作》 《金凤钩·送春》 《临江仙·春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御街行》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晁补之 《次韵两苏公讲筵唱和四首》晁补之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晁补之 《次韵苏公翰林赠同职邓温伯怀旧作》晁补之 《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晁补之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晁补之 《东皋十首》晁补之 《东皋十首》晁补之 《东皋十首》晁补之 《东皋十首》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