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乐府十二辰歌》 晁补之

宋代   晁补之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拟乐府十二辰歌》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乐府十二辰歌》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鼷鼠食牛牛不知,
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
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
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
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
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
阮子与猪同酒樽。

译文:
小老鼠啃食牛肉,牛却不知情,它宁愿做骍(公牛)也不愿成为犁牛。
啊,老虎来了,风吹开了它的皮毛,暴露出内脏。
狡猾的兔子在月光下遭遇了杀身之祸。
预兆着幽冥之中两条龙死去,孤寂的晋泽一条蛇悲伤。
失去坐骑,吉凶聚集在门前,失去羊群,仓库中的粮食未曾分派。
洗净毛猴的冠带,去寻找它的惬意,木制的鸡在风雨中默默无闻。
不需要明亮的犬吠,阮籍与猪共享酒杯。

诗意和赏析:
《拟乐府十二辰歌》是一首含蓄而富有哲理的诗词。它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动物的形象描绘人世间的种种境遇和命运变迁。

诗中的鼷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动物形象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它们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境遇和命运,如无知、安逸、危险、灾祸、痛苦、失意、聚散等。

诗词通过这些动物形象的变换和组合,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它揭示了人们在命运中的无知和无奈,以及人生的艰辛和挣扎。

诗中的“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表达了在困境中人们的集结,以及在逆境中资源的未分配和利益的争夺。

最后两句“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的平庸和底层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动物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以及隐喻和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迁。它通过对各种境遇和命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的深沉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拟乐府十二辰歌》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nǐ yuè fǔ shí èr chén gē
拟乐府十二辰歌

xī shǔ shí niú niú bù zhī, niú bù yuàn xīng ér yuàn lí.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hǔ yī lái fēng pí jiàn jí, tù jiǎo zhái yuè jiān zāo ér.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yù zhào yōu fēng èr lóng sǐ, dú wēi jìn zé yī shé bēi.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shī mǎ jí xiōng fāng jù mén, wáng yáng zāng gǔ wèi xuān fēn.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mù hóu guàn dài qù shǐ qiè, mù jī fēng yǔ mò hé wén.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bù xū jiǎo jiǎo fèi shǔ gǒu, ruǎn zi yǔ zhū tóng jiǔ zūn.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拟乐府十二辰歌》专题为您介绍拟乐府十二辰歌古诗,拟乐府十二辰歌晁补之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晁补之著名诗词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摸鱼儿·东皋寓居》 《盐角儿·亳社观梅》 《少年游》 《忆少年(别历下)》 《失调名》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临江仙·信州作》 《金凤钩·送春》 《临江仙·春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御街行》

您也许还喜欢

《谯都对酒忆玉函山》晁补之 《渑池道中》晁补之 《守蒲过洛思十岁时侍先君寓居泣涕成诗二首二》晁补之 《送昙秀师归庐山梦斋》晁补之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晁补之 《送吴黯赴阙》晁补之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晁补之 《喜文潜自淮南归招饮西冈呈坐客》晁补之 《新城塔山对雨二首一》晁补之 《阎子常携琴入村》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