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寇准

宋代   寇准
散乱萦花坞,空蒙暗柳堤。
望回肠已断,何处更莺啼。
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春雨》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雨》是宋代文学家寇准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散乱萦花坞,
空蒙暗柳堤。
望回肠已断,
何处更莺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雨的景象,通过以雨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诗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失去的美好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首句“散乱萦花坞”,描绘了春雨的细密纷飞,如绕在花坞之上,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这里的“散乱”表达了雨水的无序性,而“萦花坞”则意味着雨丝缠绕在花坞之间。

接着是“空蒙暗柳堤”,这里以柳树和堤岸作为景物,形容了春雨中的模糊和朦胧感。雨水将柳树和堤岸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使得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朦胧的雨景给人一种忧伤和孤独的感觉。

第三句“望回肠已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回忆已经让作者的内心感到痛苦和绝望,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最后一句“何处更莺啼”,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莺鸟是春天的象征,莺鸟的歌声代表着生机和希望。作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地方能够再次听到莺鸟的歌声,找回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整首诗词以雨水为线索,通过对雨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朦胧和模糊的意象,给人一种忧伤和迷茫的感觉,展现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意境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雨》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yǔ
春雨

sǎn luàn yíng huā wù, kōng méng àn liǔ dī.
散乱萦花坞,空蒙暗柳堤。
wàng huí cháng yǐ duàn, hé chǔ gèng yīng tí.
望回肠已断,何处更莺啼。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雨》专题为您介绍春雨古诗,春雨寇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寇准著名诗词

《咏华山》 《江南春·波渺渺》 《柳》 《书河上亭壁》 《踏莎行·春暮》 《春日登楼怀归》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甘草子》 《阳关引》 《点绛唇》 《蝶恋花》 《醉题》

您也许还喜欢

《春昼》寇准 《春昼》寇准 《春昼偶书》寇准 《东归再经峡口》寇准 《感兴寄莲岳一二诗禅友》寇准 《归州留别傅君》寇准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寇准 《和御制降圣节内中道场睹瑞鹤神雀歌》寇准 《寄献广南许虞部》寇准 《寄赠笠泽处士》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