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书》 寇准

宋代   寇准
秋忆故乡魂欲断,晚临寒浦思如流。
归来古屋寒灯暗,能较骚人几处愁。
分类:

作者简介(寇准)

寇准头像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闷书》寇准 翻译、赏析和诗意

《闷书》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怀念故乡,我的灵魂几乎要断裂,
夜晚来到寒冷的江滩,思绪如流水般涌动。
回到古老的房屋,寒冷的灯光黯淡无光,
与那些心灵深处的忧愁相比,我能与风雅之人相提并论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寇准在秋天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灵魂几乎要因思念而断裂,他在夜晚来到寒冷的江滩,思绪涌动不止。回到古老的房屋,寒冷的灯光昏暗无光,与内心深处的忧愁相比,作者感到自己是否能与那些有才情雅致的人相提并论。

赏析:
《闷书》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秋天的意象,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忧愁与自然景物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抒情效果。通过描述夜晚来到寒冷的江滩和回到古老的房屋,诗中营造了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末作者自问是否能与风雅之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身才情的怀疑和自我反思。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句式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它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又表现出作者对自身才情的怀疑和无奈。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交织,使得《闷书》成为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情感内涵的优秀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闷书》寇准 拼音读音参考

mèn shū
闷书

qiū yì gù xiāng hún yù duàn, wǎn lín hán pǔ sī rú liú.
秋忆故乡魂欲断,晚临寒浦思如流。
guī lái gǔ wū hán dēng àn, néng jiào sāo rén jǐ chù chóu.
归来古屋寒灯暗,能较骚人几处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闷书》专题为您介绍闷书古诗,闷书寇准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寇准著名诗词

《咏华山》 《江南春·波渺渺》 《柳》 《书河上亭壁》 《踏莎行·春暮》 《春日登楼怀归》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甘草子》 《阳关引》 《点绛唇》 《蝶恋花》 《醉题》

您也许还喜欢

《南浦》寇准 《南阳夏日》寇准 《秋夜独书勉诗友》寇准 《秋夜怀归》寇准 《秋夜怀归》寇准 《秋斋》寇准 《书怀寄郝监军》寇准 《书黄山馆壁》寇准 《水阁夜望书怀》寇准 《送李生二绝句》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