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毛滂

宋代   毛滂
柳梢地面绝微风,一片寒光万里同。
冰骨直疑潜里换,尘心都觉坐来空。
蚌胎有露珠成颗,蟾窟无云玉作宫。
莫怪幽人吟到晓,不知清兴自无穷。
分类:

作者简介(毛滂)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对月》毛滂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对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毛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梢地面绝微风,
一片寒光万里同。
冰骨直疑潜里换,
尘心都觉坐来空。
蚌胎有露珠成颗,
蟾窟无云玉作宫。
莫怪幽人吟到晓,
不知清兴自无穷。

诗意:
这首诗以对月亮的描绘为主题,通过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月亮被用来象征寂静、纯洁和远离尘嚣的境界,诗人通过与月亮的对话,表达了对人世间虚妄和浮躁的厌倦,以及对清净和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思考。首两句“柳梢地面绝微风,一片寒光万里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柳树轻飘的枝叶和月亮的寒光相映成趣。接下来的两句“冰骨直疑潜里换,尘心都觉坐来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已经变得冷漠而空虚。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些象征意味比较明显的形象,比如“蚌胎有露珠成颗,蟾窟无云玉作宫。”这里的蚌胎和蟾窟分别象征着纯洁和宁静,而露珠和玉则象征着清净和高贵。这些象征形象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清净和远离尘嚣的心境。

最后两句“莫怪幽人吟到晓,不知清兴自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幽居之人的理解和赞赏,他认为那些在寂静中吟咏的人,能够体验到清净的快乐和心灵的升华。这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内心追求清净和自由的态度,他认为这种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可以带来无限的喜悦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境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象征形象的运用,展现了对清净和自由追求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对月》毛滂 拼音读音参考

duì yuè
对月

liǔ shāo dì miàn jué wēi fēng, yī piàn hán guāng wàn lǐ tóng.
柳梢地面绝微风,一片寒光万里同。
bīng gǔ zhí yí qián lǐ huàn, chén xīn dōu jué zuò lái kōng.
冰骨直疑潜里换,尘心都觉坐来空。
bàng tāi yǒu lù zhū chéng kē, chán kū wú yún yù zuò gōng.
蚌胎有露珠成颗,蟾窟无云玉作宫。
mò guài yōu rén yín dào xiǎo, bù zhī qīng xìng zì wú qióng.
莫怪幽人吟到晓,不知清兴自无穷。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对月》专题为您介绍对月古诗,对月毛滂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毛滂著名诗词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渔家傲》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临江仙·都城元夕》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踏莎行·元夕》 《菩萨蛮·富阳道中》 《生查子·富阳道中》 《醉花阴》 《武陵春》 《烛影摇红·送会宗》

您也许还喜欢

《二月二十八日祷雨龙湫》毛滂 《方郑叔详回得花满盘作短诗以寄》毛滂 《访琳老闻邮赴供》毛滂 《访孟令不遇》毛滂 《福庆寺》毛滂 《郭别驾秋日行县奉寄一首》毛滂 《过静林寺与径山老禅曳杖溪滨俯浅涧寒冽可照》毛滂 《寒食日过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毛滂 《和巨中游芝山》毛滂 《和孙守三月二十七日开宴》毛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