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苏辙

宋代   苏辙
病肺秋深雾雨伤,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
〈十月为阳月。
〉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肺秋深雾雨伤,
旧缯故絮喜清凉。
菊花金粟未曾吐,
桂酒鹅儿空自黄。
草木亦知年有闰,
风霜渐近月方阳。
〈十月为阳月。〉
得诗闻道维摩病,
欲到毗耶言已忘。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线,同时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苏辙在病中观察到秋深的景象,感叹肺病的困扰使他无法享受到秋天的美丽。他看到旧缯和故絮被雾雨打湿,感到欣喜清凉,但菊花却还未开放,金黄的花粉还没有散发出来,桂酒也没有了醇香的味道。草木也能感知到岁月的变迁,阴霾的风雨渐渐靠近,阳光逐渐离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苏辙自身的情感,他听到有人赞颂他的诗作,但他已经忘却了前往毗耶的愿望,仿佛维摩病已经让他忘却了人世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苏辙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对秋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他身处病痛中无法享受到秋天美好的遗憾之情。他以菊花未开和桂酒没有味道为象征,折射出自己的病痛和无奈。同时,诗人通过草木的感知来暗示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以及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心境,他虽然听到有人称赞他的诗作,但他已经忘却了名利的欲望,仿佛触碰到了禅宗思想中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纷扰。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苏辙清雅的诗风和深邃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máo jūn bìng zhōng jú wèi kāi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bìng fèi qiū shēn wù yǔ shāng, jiù zēng gù xù xǐ qīng liáng.
病肺秋深雾雨伤,旧缯故絮喜清凉。
jú huā jīn sù wèi zēng tǔ, guì jiǔ é ér kōng zì huáng.
菊花金粟未曾吐,桂酒鹅儿空自黄。
cǎo mù yì zhī nián yǒu rùn, fēng shuāng jiàn jìn yuè fāng yáng.
草木亦知年有闰,风霜渐近月方阳。
shí yuè wèi yáng yuè.
〈十月为阳月。
dé shī wén dào wéi mó bìng, yù dào pí yé yán yǐ wàng.
〉得诗闻道维摩病,欲到毗耶言已忘。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专题为您介绍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古诗,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辙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黄州快哉亭记》 《上枢密韩太尉书》 《怀渑池寄子瞻兄》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除日》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苏辙 《毛国镇生日二绝》苏辙 《新种芭蕉》苏辙 《简学中诸生》苏辙 《次韵柳见答》苏辙 《披仙亭晚饮》苏辙 《咏霜二首》苏辙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苏辙 《答孔平仲二偈》苏辙 《复次韵》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