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 苏辙

宋代   苏辙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象,表现了苏辙对凤凰的思念之情。凤鸟已经很久没有到达凤凰台,台上空空荡荡的。诗人问道:何时种下了梧竹,特地剪去了蓬蒿?白水一直流淌,没有尽头;青山一次次转折,多少次遭受变迁。诗人目前正在南方游历而尚未归来,江海的波涛声与他一同涌动。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凤凰台为背景,通过对凤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美好,它的缺席使得凤凰台显得空寂而高远。诗中的梧竹和蓬蒿是对凤凰的依恋和期盼,意味着诗人渴望凤凰的归来,希望故乡能够恢复繁荣兴旺的景象。

诗中的白水和青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和事物变迁的感慨。白水的无际和青山的转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人在此感叹时光的飞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目前正在南方旅行,江海的波涛声与他一同涌动,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以凤凰台为线索,通过对凤凰和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凤凰台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凤凰的缺席、梧竹和蓬蒿的种植、白水和青山的变迁以及江海的波涛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未来的思考和畅想,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情感寄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kǒng wǔ zhòng jīn líng jiǔ yǒng qí sān fèng huáng tái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

fèng niǎo jiǔ bù zhì, sī tái kōng fù gāo.
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hé nián zhǒng wú zhú, tè dì jiǎn péng hāo.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bái shuǐ lái wú jì, qīng shān zhuǎn jǐ zāo.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nán yóu qiě wèi fǎn, jiāng hǎi gòng tāo tāo.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专题为您介绍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古诗,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三凤凰台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苏辙著名诗词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黄州快哉亭记》 《上枢密韩太尉书》 《怀渑池寄子瞻兄》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调啸词(二之二)》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除日》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甖粟》

您也许还喜欢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五高斋》苏辙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四濯缨庵》苏辙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其一掬泉轩》苏辙 《和王适寒夜读书》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八望云楼》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五寒芦港》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一楔亭》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四霜筠亭》苏辙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