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 韩愈

唐代   韩愈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分类:

作者简介(韩愈)

韩愈头像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嗟啊,你这戎人何其悲惨,湖南地近乎保生全。我如今罪孽沉重,无法回望,只能直奔长安,八千里的路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韩愈作为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在途中的心境。韩愈曾因言辞激烈而得罪了当时的皇帝,被贬谪到潮州。诗中,他用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感叹自己作为一个戎人(指自己勇猛直爽的性格)如今的悲惨境地,同时抒发了对故乡湖南的思念之情。他深知自己的罪孽深重,无法回头,只能义无反顾地走向长安,即使路途万里,充满荆棘和困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韩愈内心的苦闷和坚定的决心。他通过描写自己被贬谪的境遇和心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的"戎人"形容了韩愈坚毅的性格和不畏艰险的精神,他选择了面对逆境,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诗中的"湖南地近保生全"表达了对故乡湖南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凭借湖南的地理位置来强调自己与长安的距离遥远,旅途的艰辛。"罪重无归望"表明了韩愈深知自己的罪责,对未来的归途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扰。

整首诗中透露出的情绪是忧愁和坚毅,并蕴含着对自由和理想追求的执着。这首诗向读者展示了韩愈作为一个被贬谪的文人官员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在逆境中的坚定和不屈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韩愈 拼音读音参考

wǔ guān xī féng pèi liú tǔ fān zhé cháo zhōu shí tú zhōng zuò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

jiē ěr róng rén mò cǎn rán, hú nán dì jìn bǎo shēng quán.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wǒ jīn zuì zhòng wú guī wàng, zhí qù cháng ān lù bā qiān.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专题为您介绍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古诗,武关西逢配流吐番(谪潮州时途中作)韩愈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韩愈著名诗词

《春雪》 《师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杂说四·马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晚春二首·其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祭十二郎文》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题榴花》 《进学解》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杂说一·龙说》

您也许还喜欢

《次邓州界》韩愈 《题临泷寺》韩愈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绝句二章》韩愈 《题秀禅师房》韩愈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韩愈 《过始兴江口感怀》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韩愈 《从潮州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韩愈 《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