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朱敦儒

宋代   朱敦儒
元宵初过少吹弹。
楼角彩灯残。
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
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
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
分类: 朝中措

作者简介(朱敦儒)

朱敦儒头像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朝中措》朱敦儒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是宋代诗人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元宵初过,少吹奏弹。楼角上的彩灯已经熄灭。我漫步在雪地上,悠闲地寻找深院,带着壶来试图寻觅幽欢。麻姑稍作寒暄,文君还未入眠,五老与双鸾俱在。我们共同期待梅花与黎明同时到来,但薄罗裙衫却无法抵挡春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元宵节之夜的景象。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点亮彩灯、吃汤圆、观赏花灯等。朱敦儒以诗人的视角,描述了元宵初过的夜晚景色和自己的心情。

诗中的主人公在元宵节之夜漫步于深院之中,感受着雪地的宁静。他带着壶,试图寻找一份幽静愉悦的心境。麻姑和文君是传说中的仙女,暂时与他交谈,而五老和双鸾则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寓意。

诗人希望梅花与黎明同时到来,寓意着希望美好的事物与新的希望能够同时降临。然而,薄罗裙衫却无法抵御春寒,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感受,也暗示了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宵节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困难和挑战的思考。

诗人运用了精致而独特的意象描写,如楼角上的彩灯残、踏雪闲寻深院等,创造出了寂静而祥和的氛围。通过与麻姑、文君、五老和双鸾的交谈和期待,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与新希望的渴望。

最后两句“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通过对梅花与春寒的象征性运用,表达了对美好与困难并存的思考。尽管薄罗无法抵御春寒,但诗人仍然希望美好的事物能与新的希望同时到来。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困境和挑战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朱敦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朝中措》朱敦儒 拼音读音参考

cháo zhōng cuò
朝中措

yuán xiāo chū guò shǎo chuī tán.
元宵初过少吹弹。
lóu jiǎo cǎi dēng cán.
楼角彩灯残。
tà xuě xián xún shēn yuàn, xié hú shì mì yōu huān.
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
má gū zàn yǔ, wén jūn wèi qǐn, wǔ lǎo shuāng luán.
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
yào gòng méi huā tóng xiǎo, báo luó bù nài chūn hán.
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朱敦儒专题为您介绍《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朱敦儒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朱敦儒著名诗词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鹧鸪天·西都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如梦令》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水调歌头·淮阴作》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念奴娇·插天翠柳》

您也许还喜欢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朱敦儒 《诉衷情·青旗彩胜又迎春》朱敦儒 《忆秦娥·歌锺列》朱敦儒 《鹊桥仙·溪清水浅》朱敦儒 《鹊桥仙·今年冬後》朱敦儒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醉落魄/一斛珠》朱敦儒 《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朱敦儒 《卜算子·袅袅水芝红》葛立方 《春光好·去年曾寿生朝》葛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