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 刘辰翁

宋代   刘辰翁
银河下若木。
暖涨一川春雾绿。
白凤徘徊清淑。
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
柔肌暗粟。
想临流、娇喷轻触。
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
酥玉。
未谙汤沐。
深又浅、荡摇心目。
云蒸雨渍翻覆。
泛影浮红,飘飘相逐。
裳衣还未欲。
蓦自怪、野鸳双浴。
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分类: 霓裳中序第一

作者简介(刘辰翁)

刘辰翁头像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霓裳中序第一》刘辰翁 翻译、赏析和诗意

《霓裳中序第一·银河下若木》是刘辰翁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银河下若木。暖涨一川春雾绿。白凤徘徊清淑。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柔肌暗粟。想临流、娇喷轻触。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酥玉。未谙汤沐。深又浅、荡摇心目。云蒸雨渍翻覆。泛影浮红,飘飘相逐。裳衣还未欲。蓦自怪、野鸳双浴。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银河下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意象。诗中的春雾绿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弥漫于河流之上,白凤徘徊则展现了一种高雅的气质。作者用似沉水无烟来形容水面的平静,礜汤千斛表达了水势的浩大。柔肌暗粟则传达了一种柔美细腻的感觉。娇喷轻触的描写使人联想到水花的飞溅,而空恨恨则表达了一种无法如愿的遗憾之情。作者回忆起冷泉的清凉,带来了一种怀旧之情。诗中还出现了酥玉、汤沐、荡摇心目等意象,丰富了诗的表现力。最后,诗中的野鸳双浴、寒猿夜绕和落月漉等描写,使整首诗更加神秘而富有想象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为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呈现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形容词的运用、比喻的展开等,使诗词更具感染力。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整首诗词以细腻而柔美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图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这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清新、悠然的感觉,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情之间的交融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霓裳中序第一》刘辰翁 拼音读音参考

ní cháng zhōng xù dì yī
霓裳中序第一

yín hé xià ruò mù.
银河下若木。
nuǎn zhǎng yī chuān chūn wù lǜ.
暖涨一川春雾绿。
bái fèng pái huái qīng shū.
白凤徘徊清淑。
shì chén shuǐ wú yān, yù tāng qiān hú.
似沉水无烟,礜汤千斛。
róu jī àn sù.
柔肌暗粟。
xiǎng lín liú jiāo pēn qīng chù.
想临流、娇喷轻触。
kōng hèn hèn, hé rén rè nǎo, què yì lěng quán jū.
空恨恨,何人热恼,却忆冷泉掬。
sū yù.
酥玉。
wèi ān tāng mù.
未谙汤沐。
shēn yòu qiǎn dàng yáo xīn mù.
深又浅、荡摇心目。
yún zhēng yǔ zì fān fù.
云蒸雨渍翻覆。
fàn yǐng fú hóng, piāo piāo xiāng zhú.
泛影浮红,飘飘相逐。
shang yī hái wèi yù.
裳衣还未欲。
mò zì guài yě yuān shuāng yù.
蓦自怪、野鸳双浴。
huá qīng yuǎn, hán yuán yè rào, luò yuè kě néng lù.
华清远,寒猿夜绕,落月可能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霓裳中序第一·银河下若木》刘辰翁专题为您介绍《霓裳中序第一·银河下若木》刘辰翁的诗词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诗意词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辰翁著名诗词

《忆秦娥》 《柳梢青·春感》 《忆江南》 《兰陵王·丙子送春》 《西江月·新秋写兴》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桂枝香·吹箫人去》 《忆秦娥》 《宝鼎现·春月》 《永遇乐·璧月初晴》 《水调歌头》 《如梦令》

您也许还喜欢

《归朝歌》刘辰翁 《临江仙·行道桥南无酒卖》刘过 《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刘过 《满江红·敌面风轻》刘过 《满江红·霜树啼鸦》刘过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 《清平乐·新来塞北》刘过 《念奴娇·并肩楼上》刘过 《沁园春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刘过 《好事近·谁斫碧琅轩》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