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魏定文》 王之道

宋代   王之道
半年去城府,寤寐溪东扉。
有时得君书,想像抉石猊。
岂知纪渻子,养气如养鸡。
应乡与疾视,一洗三旬非。
我生从穷困,哆侈伤南箕。
鼷鼠亦何物,为用千钧机。
封侯絣澼絖,药等手不龟。
所用有异耳,此言寓非卮。
梅蕾良可人,如椒缀南枝。
芬芳想不晚,太皞方执规。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次韵魏定文》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魏定文》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半年离开尘嚣,寤寐于溪东小屋。偶尔收到君子的书信,思绪如凿石之犀。我岂知道纪渻子,养气如同养鸡。应当回乡与疾病对视,一洗三旬的烦忧。我生平历经困苦,白手起家伤南箕。鼠类又算什么,能用千钧之力?封侯的锦绣和光滑的丝绸,药物和其他手段都不能延缓衰老。所以我用不同的耳目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样的言辞寄托着非凡的意义。梅花的花蕾美丽动人,如同南方的枝条上点缀的辣椒。香气令人陶醉,太阳光芒照耀着人们的规范行为。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开喧嚣纷扰生活的向往,寻求宁静和净化心灵的愿望。作者对君子的书信感到欣喜,并通过凿石犀的形象表达了思绪的深入和流转。诗中提到纪渻子,表达了对修炼养生之道的思考,将养气比作养鸡,暗示要像养鸡一样养护身体和心灵。同时,作者也意识到回归乡土和面对疾病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摆脱困境。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名利和物质追求的质疑和否定,强调了内心深处对精神追求和内在品质的重视。最后,梅花和太阳的形象象征着坚韧和光明,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对离世俗喧嚣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净化的愿望。作者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对修炼养生之道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整首诗以寥寥数语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内心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次韵魏定文》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èi dìng wén
次韵魏定文

bàn nián qù chéng fǔ, wù mèi xī dōng fēi.
半年去城府,寤寐溪东扉。
yǒu shí dé jūn shū, xiǎng xiàng jué shí ní.
有时得君书,想像抉石猊。
qǐ zhī jì shěng zi, yǎng qì rú yǎng jī.
岂知纪渻子,养气如养鸡。
yīng xiāng yǔ jí shì, yī xǐ sān xún fēi.
应乡与疾视,一洗三旬非。
wǒ shēng cóng qióng kùn, duō chǐ shāng nán jī.
我生从穷困,哆侈伤南箕。
xī shǔ yì hé wù, wèi yòng qiān jūn jī.
鼷鼠亦何物,为用千钧机。
fēng hóu bēng pì kuàng, yào děng shǒu bù guī.
封侯絣澼絖,药等手不龟。
suǒ yòng yǒu yì ěr, cǐ yán yù fēi zhī.
所用有异耳,此言寓非卮。
méi lěi liáng kě rén, rú jiāo zhuì nán zhī.
梅蕾良可人,如椒缀南枝。
fēn fāng xiǎng bù wǎn, tài hào fāng zhí guī.
芬芳想不晚,太皞方执规。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次韵魏定文》专题为您介绍次韵魏定文古诗,次韵魏定文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之道著名诗词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浣溪沙》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满庭芳(立春日呈刘春卿)》 《玉楼春(和李宜仲)》 《满庭芳(元礼席上用少游韵)》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感皇恩(彦逢弟生日)》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渔家傲》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 《长相思》

您也许还喜欢

《次韵因上人谢徐守遗顾渚茶》王之道 《次韵袁望回见赠兼简杨德润》王之道 《次韵张文伯喜雨》王之道 《次韵周运判彦约芍药》王之道 《次韵周子嘉咏雪》王之道 《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王之道 《大粱食李有感呈彦时兄》王之道 《道上杂花盛开》王之道 《灯下读魏彦成诸公诗因次其韵呈曾子修诸君》王之道 《吊魏敏功赠住庵通老》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