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 王之道

宋代   王之道
江上相逢试问津,杖藜来作化灯行。
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
分类:

作者简介(王之道)

王之道头像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王之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与朋友彦时兄相遇的情景,并以佛教的意象表达了对智慧和启迪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上相逢试问津,
杖藜来作化灯行。
欲知照破无明窟,
佛殿荧荧一点明。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上相逢的场景,展示了作者与彦时兄友谊的深厚。"试问津"意味着双方相互询问对方的近况,表达了友情的关怀和期盼。

"杖藜来作化灯行"这句表达了作者心怀慈悲,准备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如同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灯,来帮助他人摆脱困境。杖藜作为行者的道具,象征着作者的修行之心和慈悲之心。

"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启迪的向往。无明窟指的是痛苦和无知的境地,而"照破"则表示破除迷惑,获得智慧的启迪。佛殿荧荧一点明象征着智慧的光芒,即使只有微弱的一点,也能照亮黑暗,给人希望和指引。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智慧的追求。通过以佛教意象展开的描写,使得诗词具有了超越个人的意义,表达了普遍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这首诗词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内心修行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于智慧和启迪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王之道 拼音读音参考

hé yàn shí xiōng zèng jué shàng rén huà dēng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

jiāng shàng xiàng féng shì wèn jīn, zhàng lí lái zuò huà dēng xíng.
江上相逢试问津,杖藜来作化灯行。
yù zhī zhào pò wú míng kū, fó diàn yíng yíng yì diǎn míng.
欲知照破无明窟,佛殿荧荧一点明。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专题为您介绍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古诗,和彦时兄赠觉上人化灯王之道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王之道著名诗词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浣溪沙》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满庭芳(立春日呈刘春卿)》 《玉楼春(和李宜仲)》 《满庭芳(元礼席上用少游韵)》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感皇恩(彦逢弟生日)》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渔家傲》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 《长相思》

您也许还喜欢

《和因老游水寨府治东轩二首》王之道 《和因老游水寨府治东轩二首》王之道 《和因上人午睡韵》王之道 《和余元明时元明邀余同李次元夜饮》王之道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王之道 《和张安国舍人》王之道 《和张公仪》王之道 《和张文伯春日劝农》王之道 《和张彦智中秋对月》王之道 《和张咏老》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