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张元干

宋代   张元干
净因曾识楷山东,担板因缘古佛风。
后代儿孙仰孤硬,能超五位见芙蓉。
分类:

作者简介(张元干)

张元干头像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张元干 翻译、赏析和诗意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是宋代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净因曾识楷山东,
担板因缘古佛风。
后代儿孙仰孤硬,
能超五位见芙蓉。

译文:
两首伽陀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净因曾见楷山东,
携带板块,承受着古佛的风范。
后代的子孙们仰慕着刚毅坚硬的品质,
能够超越五位,见到芙蓉仙子。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作者张元干送别了可首座归四明的两首伽陀,同时表达了对古佛精神的崇敬,以及对后代子孙能够超越世俗,追求高尚境界的期望。

赏析:
1. 伽陀:指佛教中所用的木鱼、念珠等。
2. 净因:佛教用语,指净化因果,解脱纷扰。
3. 楷山东:楷山是佛教圣地,这里暗示作者曾经有过亲身经历,对佛教有深入了解。
4. 担板因缘古佛风:担板指携带伽陀的木鱼,因缘指佛教强调的因果关系,古佛风表示古代佛教的风范和精神。
5. 后代儿孙仰孤硬:表达了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刚毅、坚硬的品质,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6. 能超五位见芙蓉:意味着后代子孙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高尚的境界,得以见到芙蓉仙子,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这首诗词通过佛教的象征意象和修行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古佛风范的崇敬,同时寄托了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超越世俗,追求高尚境界。整首诗抒发了对人性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张元干 拼音读音参考

jiā tuó èr shǒu sòng le kě shǒu zuò guī sì míng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

jìng yīn céng shí kǎi shān dōng, dān bǎn yīn yuán gǔ fó fēng.
净因曾识楷山东,担板因缘古佛风。
hòu dài ér sūn yǎng gū yìng, néng chāo wǔ wèi jiàn fú róng.
后代儿孙仰孤硬,能超五位见芙蓉。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专题为您介绍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古诗,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张元干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张元干著名诗词

《忆秦娥》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石州慢·寒水依痕》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青玉案》 《醉花阴》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长相思令》

您也许还喜欢

《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归四明》张元干 《过白彪访沈次律有感十六韵》张元干 《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张元干 《哭邹德久二首用前韵》张元干 《哭邹德久二首用前韵》张元干 《吕公像》张元干 《吕公像》张元干 《题企疏堂》张元干 《辛酉别杨聪父》张元干 《张丞相生朝二十韵》张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