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登城上亭》 朱翌

宋代   朱翌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原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分类:

作者简介(朱翌)

朱翌头像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雨后登城上亭》朱翌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雨后登城上亭》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登上城墙亭台,
沉湿的热气令人疲倦不堪,
只好在虚幻凉爽中观戏弈。
躲雨时只能匆匆走过,
登上城墙原本是个少有的休闲之事。
江山景色在这一刻成为了绝佳的风景,
耳目一清,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
突兀的小亭是我画箱中的一幅画,
真实形态,奇妙景境,任君窥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登上城墙亭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感受。诗中以“何堪湿热坐支离”来描述雨后空气湿热的感觉,使人感到疲倦和分离。然而,诗人并不沮丧,而是选择在虚幻凉爽的环境中观赏戏弈,以缓解疲劳。他通过避雨的临时行动,有机会登上城墙,这在平常是少有的休闲之事,因此给予他一种特殊的体验。

在城墙上,他看到了江山景色,感受到了耳目的清晰和敏锐,这使他感到非常奇妙。他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小亭的景象,将这美景收录在自己的画箱中,这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诗词来窥视这幅真实而奇妙的景境。

整首诗词以雨后登城上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景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热爱。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进而引发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雨后登城上亭》朱翌 拼音读音参考

yǔ hòu dēng chéng shàng tíng
雨后登城上亭

hé kān shī rè zuò zhī lí, qiě jiù xū liáng kàn jù qí.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bì yǔ wéi yìng jí zǒu ěr, dēng chéng yuán gài shǎo xiū zhī.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原丐少休之。
jiāng shān zhèng cǐ chéng sān jué, ěr mù xǐng rán yì yī qí.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tū wù xiǎo tíng wú huà qiè, zhēn xíng miào jìng zì jūn kuī.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雨后登城上亭》专题为您介绍雨后登城上亭古诗,雨后登城上亭朱翌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朱翌著名诗词

《点绛唇·梅》 《生查子(咏摺叠扇)》 《朝中措(五月菊)》 《与钱端修诸公饮兴福》 《与林大夫谢灵寿杖》 《揖翠轩》 《夜梦采选》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戊辰元日到南华诗》 《晚晴步谒杨令於乌龙寺》 《题水云亭刘升道福唐所居》

您也许还喜欢

《园中即事》朱翌 《园中开牡丹一枝》朱翌 《园中示客》朱翌 《约郑公绩出城》朱翌 《正月十一四日西湖留别同舍》朱翌 《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朱翌 《初直省宿》朱翌 《次韵张巨山正月十日游天竺》朱翌 《次韵重令升四咏·竞秀亭》朱翌 《次韵重令升四咏·玉泉》朱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