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
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
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分类: 秋天月亮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
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
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走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鹰飞来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霜后山林更加美丽。
孤帆带着阳光驶来,寒冷的江水转弯穿过沙丘。
边境上的军队挥舞旗帜,船夫在傍晚划船声音加快。
月亮升起,彩霞渐渐消散,渔歌从远处传来,一曲接一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写的,描绘了步出武陵东亭临江时所看到的景色和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开篇,诗人以鹰的到来来反映风候的变化,霜后的山林更加美丽。这里通过鹰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的第二节,诗人描绘了一艘孤帆驶过江水,寒江转弯穿过沙丘的景象。这里通过船的运行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江水转弯,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变化。

诗的第三节,诗人描绘了边境上的军队挥舞旗帜,船夫在傍晚划船声音加快的情景。这里呈现了边境上的忙碌景象,诗人通过军旗的挥舞和船夫的加快划船的声音,营造了一种紧张和活力的氛围。

诗的结尾,诗人描绘了月亮升起,彩霞渐渐消散,远处传来渔歌的景象。这里通过夜晚的变化,表达了生活的转瞬即逝和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景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bù chū wǔ líng dōng tíng lín jiāng yù wàng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

yīng zhì gǎn fēng hòu, shuāng yú biàn lín lù.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
gū fān dài rì lái, hán jiāng zhuǎn shā qū.
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shù yáo qí yǐng dòng, jīn wǎn lǔ shēng cù.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
yuè shàng cǎi xiá shōu, yú gē yuǎn xiāng xù.
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专题为您介绍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古诗,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四韵以谢之》刘禹锡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刘禹锡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刘禹锡 《途中早发》刘禹锡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韦有…迁贬而归》刘禹锡 《城东闲游》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闲居》刘禹锡 《晚泊牛渚》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