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中暑退赠乐天》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秋中暑退赠乐天》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中暑退赠乐天》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天已经来临,炎热的服装该脱去,清澈的琴声深夜袅袅升起。人们都喜欢菊花,风儿却在折损兰花的意象。丰收的季节能让贫困得到缓解,凉爽的天气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再次相聚时,情谊有限,年少时的欢愉已经不再。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的忧虑和对经历的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界变化的理解。诗中的菊花象征着崇高、坚贞和尊严,风儿折损兰花则代表着时光流逝和人事不可常久。同时,作者也通过季节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转折,表达了对生命的疑问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言简意赅,行云流水。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词以凄凉、寂寥的笔调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不可逆转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菊花和兰花的对比描写,作品还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转变的洞察。最后两句中的“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也道出了作者对物质与健康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传递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莫测性的思考和意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中暑退赠乐天》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zhòng shǔ tuì zèng lè tiān
秋中暑退赠乐天

shǔ fú yí qiū zhe, qīng qín rù yè dàn.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rén qíng jiē xiàng jú, fēng yì yù cuī lán.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suì rěn pín xīn tài, tiān liáng bìng tǐ ān.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xiāng féng qǔ cì dì, què shén shào nián huān.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秋中暑退赠乐天》专题为您介绍秋中暑退赠乐天古诗,秋中暑退赠乐天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刘禹锡著名诗词

《秋词》 《陋室铭》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望洞庭》 《乌衣巷》 《竹枝词二首·其一》 《秋词二首》 《秋风引》 《西塞山怀古》 《赏牡丹》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您也许还喜欢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刘禹锡 《酬乐天感秋凉见寄》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刘禹锡 《新秋对月寄乐天》刘禹锡 《酬乐天小台晚坐见忆》刘禹锡 《早秋雨后寄乐天》刘禹锡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刘禹锡 《和乐天烧药不成命酒独醉》刘禹锡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刘禹锡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刘禹锡